第21章,第二次招攬(1 / 2)

的確,李大團長沒騙他,來了之後往台上一站,剩下的都給安排妥當了。

李雲龍侃侃而談,也毫不避諱,連帶著把那天打賭的事情也說了,把袁晨銘誇的跟一朵花兒似的。

“我們的大秀才,得知咱們八路軍打鬼子缺手榴彈,就主動請纓要做。

製造炸藥火藥是十分危險的,他卻把個人的安危都置於之外,這是多麼高尚的精神啊!

甚至為了激勵自己,督促自己更快更好的做出手榴彈,他還特地跟我打賭。以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條件,迫使自己更有動力。

這是什麼精神呀?用你們一營教導員劉啟華的話來說,這是牛一樣的精神——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袁-工具人-晨銘被誇得臉紅彤彤的,甚至都產生自我懷疑了,那說的是他嗎?

怎麼他都快成了不求回報甘願奉獻的聖人了。

而且這話怎麼聽著也不對味兒呀。

可這樣誇讚的效果也是極好的,台下戰士群眾投向袁晨銘的目光中多了一份欽佩、敬仰。

當一件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大多數人都做不到,而唯獨有一個人做到了。

那他也值得擁有這份眾人的欽佩。

但世上也總有見不得人好的家夥,躲在潮濕陰暗的角落裏,酸溜溜的詛咒謾罵。

陳利牙都快咬碎了,他心裏恨恨的想著:“又讓這個家夥出了風頭,小白臉子真討厭。”

不去管少數人的想法,當袁晨銘得到大多數人的欽佩和景仰後,極好麵子的他已經飄飄然了,回去的路上整個人都跟踩在棉花裏似的,一蹦一蹦的。

王德勝知道機不可失,趁著這位正高興,說:“小袁,團長想讓你留下來,特地規劃了一個部門,團軍械處。

你擔任首任處長,負責咱們團的手榴彈製造,槍械維修等。你看這個職位合乎你的心意嗎?”

“當處長了,管幾個人啊?”袁晨銘下意識的就問起了,“總不是個光杆司令吧?”

“當然不是了,造手榴彈維修軍械是個重要而且繁瑣的活計,怎麼可能讓你一個人來做。

我和團長商量,給你五個人的編製,像那個趙鐵匠手下的徒弟,還有王木匠,都可以拉進來。

還有,我本人及咱們三連,都可以聽你指派,你都算我的上司了。“

其實擺明了還是就管五個人。袁晨銘還能指揮著整個連給他跑腿去啊!

但這大小也是個官了,還有個處長的名頭,說出去挺唬人的。要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但袁晨銘還是搖了搖頭,一臉堅決的拒絕了當官的誘惑。

還是那句話,八路軍太苦了,精神生活尚可,物質實在匱乏。

從頓頓有肉大米白麵都吃膩了的小康生活,一下變成野菜窩頭小米粥,落差實在太大。

堅持三五天一個星期,那叫體驗生活,憶苦思甜。堅持半月二十天,就多少有點難受了,想肉想的眼睛冒綠光。

可要是說長年累月的堅持,過這種苦行僧的生活,那快殺了他算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苦日子長了袁晨銘實在無法想象。

有條件,他還是願意去安全的地方,比如說雲貴川那邊的大後方,憑借腦子裏的知識做點“小生意”,過一過安穩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