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這個世界充滿了惡意(2 / 3)

跟朋友說起時,朋友說他是淨做美夢。

是啊,那的確是不切實際的臆想。??來到這個時代走了半天的山路,他就對之前的想象不抱有任何幻想。

現代社會他就是個普通人,穿越到民國時代,他就成神了?

??他還是個普通人,走半天山路腳就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到了中午肚子還是要餓的,上了戰場也是一槍撂倒。

沒有多少比別人強的地方。

或許靠著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一點點見識,??做點買賣能掙個小富翁,當個人民資本家,過個富足點的日子。

噯,那就比他在現代社會,當無產工具人強多了。

當然,亂世人命不一定比狗命貴重,他所計劃的富翁家生活,前提是他得活著。??

走到縣城正巧碰上小鬼子抓勞工修炮樓,工地上幹上幾天,吃不飽穿不暖病倒了。

小鬼子一揮手拉出去,賞百人坑葬身。

得了,沒有比那還慘的了。??

袁晨銘搖搖頭暫時放下了那些擔憂,他還是先解決眼下的事情。??

來到這個既陌生,又不陌生的年代,他也需要和有點見識的人聊聊,打聽一些事情。??

“同誌,參加八路軍的事情先放放,我想打聽打聽,小日本兒現在打到哪兒了?”??

給戰士們做思想工作,王德勝看人很準,這樣了還沒有說動,他心中默默的給袁晨銘定了一個有主見的印象。

他不再勸說,就著袁晨銘的問題介紹了起來:“前兩天長沙會戰打完了,打了個大勝仗,小鬼子十萬大軍被打退了。毫無疑問,這應驗了主席提出來的持久戰論調……”

得益於天天看抗戰劇的姥爺,袁晨銘對於曆史非常了解,尤其抗戰史。隻是幾個關鍵詞,他就能想到很多。

打了個大勝仗,前三次長沙會戰,長沙城都保住了,某種意義上都能宣稱自己贏了。

而既然沒說是第二次或第三次長沙會戰,那就是第一次長沙會戰嘍。

秋風蕭瑟落葉飛舞,季節也很好判斷。他很容易就搞清楚了時間點,1939年,十月份左右。

至於地方,聽人們說話的口音,這一定是山西。

話說他的祖上也是拿醋當水喝的山西人,對山西並沒有多少陌生感。

搞明白下山一直往南走十幾裏就能看到縣城,袁晨銘就更加期待了。??

聽聞王德勝說主席的論持久戰,他也有些感慨,由衷的說到:“主席的論持久戰公開發布在各大報紙上,我是看過的。對於他老人家的看法,我是100個讚同。

敵後的遊擊戰,使得日軍無法將占領區變成穩固的後方基地。掃蕩、圍剿,長年累月的治安戰,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隻能陷入無盡的消耗當中。

小日本彈丸之地資源匱乏,隻要耗下去,不論是國際局勢產生的變化,還是此消彼長的抗日情況,遲早會拖垮日本人。

戰爭的勝負,早在日軍產生鯨吞中國的想法時,就已決定了。

主席他老人家戰略目光長遠,我等所不能及。佩服,佩服,五體投地的佩服啊!”

46歲的老人家?

王德勝倒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在思考著袁晨銘的話。雖然通篇都是主席的看法,但是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在此時的中國,也是那前麵1‰的人了。

王德勝向來是對主席最為敬仰的,此時遇到了同類人,真就有一肚子話想說。

可袁晨銘要告別了,他說:“不說了,我還要趕路。王指導員,今天很高興認識你。以後興許還會見麵,到時候也許抗戰已經勝利了。期待那一天,咱們後會有期吧。”

剛遇到一個知己就要告別,王德勝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這樣就走了,不多聊一會,探討一下主席的論持久戰,了解一下八路軍政策嗎?

他有心追上去再勸說一番,但一想這樣隻會讓人更為厭惡,便熄了這想法。

“指導員,你在看什麼呢?”

“我在看一個人才啊!可惜無意參加咱們八路軍。”王德勝歎息的感歎了一句,“小李,找我有事兒?”

“哦,指導員,連長叫你過去。”

又望了一眼袁晨銘的背影,王德勝輕歎一聲,心中無限惋惜:“主席說過,20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八路軍要招攬人才,培養人才,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