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到劉氏,白老爺連忙問起此事。
劉氏讓人給他上茶,又叫廚房準備一些甜羹給白老爺暫時填填肚子,這才道:“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覺得他們是衝著我白家來的。”
白老爺不能理解,問道:“為什麼?”
劉氏沒回答,反而問道:“立之,他們似乎想在村子裏找什麼人,應該是一個青年人,在周金家,雙方的反應都很大,你知不知道,他有個弟弟叫周銀?”
白老爺一驚,“他們是為周銀來的?”
劉氏忍不住坐直了身體,問道:“你認識?”
白老爺有些不自在的輕咳一聲,轉過頭去問,“嬸娘怎麼突然對這些事感興趣了?”
劉氏道:“你先告訴我,我再告訴你。”
察覺到劉氏的戒心,白老爺沒有傷心,反而更加震驚,這事得有多大,嬸娘竟然連自己都不相信。
白老爺沉吟了一會兒才道:“周金是有一個弟弟,我舉家搬過來時,他並不在村裏,但能經常聽村裏人談起他。”
但這六年來,所有人都下意識的避開周銀不談,好像那是一個禁忌一樣,其實也是。
白老爺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大德十一年,這一片旱災嚴重,周金一家的家境當時並不好,因為先輩人口少,而到了他們這一輩孩子又多,所以家裏很困難,這一受災,他們家最嚴重。”
本朝建國後才開始分人丁分土地的,至今也隻分了三代而已。
所以周金的老爹隻給他們兄弟倆留了一份永業田。
但周金太能生了,六個兒子,一個閨女,當時周大郎又剛成親,卻還沒有成丁,所以家裏又添了一個人。
一場旱災,直接把他們家逼入了絕境。
白老爺道:“聽說周銀是周金的媳婦錢氏一手帶大的,人很孝順,又機靈,他當時隻有十四歲,趁著人不注意,自己把自己賣給了一家商隊,給周家換回來了一袋糧食。”
劉氏沉默的聽著。
“不僅如此,他還很仗義,又念著鄉親們,不說前頭給村裏辦的事,就說當時他跟著村裏人走了沒多久又跟著商隊回來了,他在商隊裏給村裏的青壯年爭取到了一份短工,又介紹了好幾家的人去縣城裏做苦力,靠著那點糧食,好多人都活了下來。”
“可是那之後,他就跟著商隊走了,再沒回來,”當年村長為求白老爺幫忙遮掩,將周銀的這些事都如竹筒倒穀子一樣一股腦的說了出來,而白老爺對周銀的印象也很深刻,加之這件事一直壓在心底,他便一直記著,“後來周家去找過,包括又路過這裏的商隊,聽說他是在走後不久受了風寒,得了時疫,當時商隊的人給他留了一些錢就走了,之後再沒有消息。”
劉氏道:“得了時疫的人還能活著,也是運氣了。”
“是,周銀當時的確還活著,侄兒第一次見他便是六年前的初夏,當時他帶著妻小衣錦還鄉,我當時與他說了一會兒話,覺得他是一個清朗豪放之人。”
也因此,當時他才邀請對方回家飲酒,白老爺覺得,當時周銀要是能活著,他們說不定能成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