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封印輪回,往昔如夢(2 / 2)

照這樣彈一天下來,竟然可以賺到一些錢。

雖不能說太多,但補貼生活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彈古箏便成了鬱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鬱寒最喜歡在雪天彈古箏,她很喜歡雪,她最喜歡的事就是冬天下雪時,她可以一個人坐在草屋前,靜靜地彈著古箏。

她很享受那樣的生活。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若是這樣平靜地活著倒也不錯。

可總是事違人緣,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近些年來戰爭不斷,烽火連天,各國之間相互殘殺,百姓生靈塗炭,而鬱寒的家鄉也遭到了戰爭的波及。

記得那一年,鬱寒才十歲。

之後的十年間,鬱寒則是遠走他鄉,遊行於各國之間。

既看遍了山青綠水,也見過了鐵蹄殺伐。

就這樣,她一邊彈著古箏,補貼生計;一邊遊行於世,看遍人間百態。

整整十年的時間,鬱寒就這樣一路走來練就了她現如今那波瀾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心態,和那份看透世間的深邃與睿智。

不僅如此,她更是在這十年間中創作出了她最喜歡,也是最優秀的曲子——

《雪中天》!

《雪中天》這首曲子,乃是一首百味曲。

它就像雪,有些人會覺得很美,有些人會覺得憂傷,有些人會覺得很有詩意,有些人則會覺得孤寂………….

不同的人總能聽出不同的味道,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或許和鬱寒這十年的見聞有關,《雪中天》總是能扣動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情感。

在這個動蕩不安,戰亂不斷的時代,有著這樣一首曲子給予了人們精神上的關懷,使得他們有了心的歸宿。

因為一首《雪中天》,多少處於水深火熱的百姓們聽到了一絲希望的聲音。

因為一首《雪中天》,多少在戰場上廝殺的將士們感到了身心的疲倦。

多少人因為這首《雪中天》找到了精神的港灣,又有多少人因為這首《雪中天》後看到了未來的曙光。

就連當時被稱為“古箏仙”的白蘇先生也曾言,自己創作一生,卻無一曲能堪比《雪中天》所達到的境界。

就這樣,《雪中天》成為了無可取代的天下第一曲。

而創作出《雪中天》的鬱寒,便也有了很大的名氣。

繼而逢趙國皇帝壽辰已到,於是鬱寒就被當時趙國邀請去了趙國皇城作為首席歌女在皇帝壽辰宴會上演奏《雪中天》。

而鬱寒也沒有令趙國的君臣失望。

在趙國的宴會之上,當鬱寒的手指輕輕撥動古箏的弦時,那或流水,或深淵,或靈動,或淒冷的音節,震撼在每個人的心間,扣動著每個人的心弦。

當鬱寒演奏完畢之後,宴會上的大臣和將軍們,甚至是高坐在龍椅上的趙國皇帝也不禁感慨連連,拍案叫絕。

可世間的事就是反複無常。

在鬱寒要離開之時,突然被冠上了一個“行刺大公主”罪名。

到頭來,竟然是因那般荒唐可笑的理由。

自己死的到是冤枉。

鬱寒也是無言。

在刀要斬落的那一瞬間,鬱寒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畏懼死亡,但她真的看得很淡很淡。

或許和她的人生有關吧。

一生隻有古箏相伴,一直是孤身一人,孤獨慣了,也就沒什麼牽掛了,

或許死亡也就是那麼回事而已。

自己的一生真的見識了很多,到也不枉此生了。

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自己即將創作的《雪中天》最後一卷未能完成。

…….

唉……

也許已經來到陰曹地府了吧…..

這一聲歎息仿佛已經過了千年一般久遠。

鬱寒緩緩地睜開雙眼。

她這一生什麼都見過了,倒還真沒見過陰曹地府是什麼樣子。

………

黑白兩位太上長老看著麵前的女子也就是他們的大師姐逐漸的睜開雙眼,兩位的表情直接是喜形於色。

白袍太上長老神情倒還好,黑袍太上長老則直接驚喜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而下一刻,他們這位大師姐剛醒來的第一句話便讓黑袍太上長老的笑聲戛然而止,臉上的笑意生生的僵住了。

“原來陰曹地府的黑白無常就是般模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