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的大戰,一觸即發(2 / 2)

6月10日,該報又發表來自漢口的消息:“據非官方報告稱,蘭封至洛陽至黃河堤,將由華軍決堤淹沒……”

看到《申報》的報道,國軍當局立刻急了,在老蔣的命令下,紛紛洗筆磨礪,要對日軍進行口誅筆伐。

同時在商震的命令下,新8師用炸藥將決口附近的小龍王廟和民房、大樹炸倒。

偽造日軍炸毀黃河大堤的現場。

6月11號,國軍中央社從鄭州發出電訊,首次‘報道’日軍炸開黃河大堤經過。

‘敵軍於9日中牟附近猛攻我軍陣地時,因我軍左翼依據黃河堅強抵抗。敵遂不斷以飛機大炮猛烈轟炸,將該處黃河堤壩轟毀一段,致成決口,水勢泛濫,甚形嚴重。’

同時,國內各大報社如《申報》、《大公報》、《民國日報》等同仇敵愾,一致譴責日軍的野蠻行徑,號召全國各界賑濟災區民眾。

而東洋對國軍的宣傳,自然不會置之不理。

6月16日,日軍控製下的《盛京時報》刊文稱‘決潰黃河堤防為黨軍計劃行為。’‘東洋軍隊數千被困,不得不放棄即將攻陷鄭州之大勝。’

6月17號,麵對國際上麵的各種質疑,在老蔣的命令下,國軍政府發電邀請美英法德蘇意澳——,各國記者,到花園口決堤現場采訪勘察。

同時,大量的‘精美禮品’,也在籌措之中。

而這個時候,花園口缺口已過400米(後經洪水不斷衝刷,最寬時達1460米,口處被衝刷成13米深、250多畝的深潭),趙口缺口也已經超過150米。

黃河第一道洪峰早已湧進淮河,澤野千裏,數十萬百姓喪生與洪水,屍骸堆滿洪澤湖,高郵湖,從揚州淮河口湧進長江,流向上海,東海。

——

就在豫地一片人間地獄的時候,日軍波田支隊在攻占安慶後。

繼續搭乘海軍艦艇沿長江西進。

在17號到達長江防禦要塞馬當的封鎖線外,就地建立陣地,做出攻擊勢態。

而馬當要塞由德國軍事顧問設計,再次之前,國軍耗資無數的又經營加固了幾個月,堅固異常。

是老蔣寄予厚望阻攔日本海軍的堅固堡壘,認為它至少能阻止日軍攻勢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同時,在看到日軍的攻擊勢態以後,6月17號老蔣為了增強指揮機構與作戰能力,決定調整作戰序列。

以第5、第9兩個戰區所屬部隊保衛武漢。

參加武漢保衛戰的部隊以及空軍、海軍,總計14個集團軍、50個軍,作戰飛機約200架,艦艇30餘艘,總兵力近110萬人。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指揮27個軍負責長江南岸的作戰。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23個軍負責江北作戰。

而在同一天,根據東洋禦前會議的決定和東洋政府的已定方針,日軍大本營以大陸命令第119號,下達了實施漢口作戰的準備命令。

日軍根據大本營指示,將徐州會戰後正在豫東、皖北地區的第10、第16、第9、第13、第6等師轉移南下,集結合肥地區。

又從華北及日本國內調遣部隊,以加強華中方麵岡村寧次指揮的第11集團軍,增強逆江作戰兵力。

在華中地區集中14個師團的兵力。

直接參加武漢作戰的是第2軍,第11軍,共9個師團的兵力,約25萬餘人。

以及海軍第3艦隊、航空兵團等,共有各型艦艇約120艘,各型飛機約300架。

新的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