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8章 工業量產(1 / 3)

第1488章 工業量產

現在銷量最好的西湖汽車最便宜的都得八千多乾元,至於中原汽車的售價也不便宜,他們之前搞出過四千乾元的廉價版本,但是很快就停產了廉價版本,重新搞了個豪華版本出來,售價六千乾元起步,不過銷量很一般。

如此高昂的收入,哪怕是這些年收入五百乾元的人都得用十幾年收入才買得起。

作為對比,這些高等收入中產家庭,他們普遍擁有的私人馬車,一百乾元就能夠買到一輛很不錯的豪華馬車了,就是維持私人馬車的費用不便宜。

但是如果隻千元左右的私人汽車,那麼對於這些年收入五百乾元的高收入群體而言,隻用兩年收入就能夠買到手,那麼這市場一下子就打開來了。

大乾帝國裏,富豪雖然不少,但是高等收入者更多。

大乾帝國目前的社會結構還是屬於比較典型的金字塔結構,金字塔尖上的富豪咋一看很多,動不動幾十萬人。

但是富豪之下的高等收入者更多,遠遠多的多!

市場部那邊給出的研究表明,如果他們的雙輪汽車能夠激起這一批高等收入人士的購買欲望,那麼年銷量幾萬兩甚至幾十萬兩都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他們的雙輪汽車,以及後來的邊三輪汽車,始終都沒能撬開這一批人群的購買欲望。

這些高等收入人士,他們在各地裏基本也都是屬於有頭有臉的話,要麼是企業高管,要麼是高校老師,高級技術人員,要麼是官員,要麼是當地士紳,要麼是中小商人。

同時呢,這些人一般都是家庭支柱,都是中年男人為主。

你讓他們騎個雙輪汽車招搖過市,那樣有失體麵,所以雖然他們其實買得起雙輪汽車,但是他們依舊不賣,他們繼續信任自己的私人馬車。

這私人馬車坐著多舒服啊,幹嘛自己犯傻騎雙輪汽車啊,找罪受呢。

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後,啟翔汽車公司市場部向李育博遞交了這一份報告!

兩千元的定價,在李育博看來依舊太高,最好是能夠做到一千乾元的價格。

但是他也知道一千乾元的價格是現階段無法做到的,別說一千乾元了,就算是兩千乾元的價格也是非常的困難。

當代汽車的主要成本裏,最大頭的就是發動機,至於車架地盤,傳動結構之類的,雖然也不便宜,但是和發動機的成本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基本上,現在的一輛汽車,發動機的成本能夠占據一半以上,這還是指其他方麵成本比較高的豪華汽車,如果是卡車和雙輪汽車之類的,發動機成本會達到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十以上。

現在大乾人的汽車公司,說白了都不是賣車,而是賣發動機呢!

所以要降低成本,最直接,也是唯一的渠道就是降低發動機的成本。

然而現在的發動機生產複雜,良品率低不說,很多核心零部件都還需要手工打磨,根本就算不上工業化量產……

而李育博的目標就是,爭取發動機的生產全麵機械化,不用那些高級別的鉗工一個一個手工打磨核心零部件,以實現真正的機械化量產。

這樣,才能夠把成本降低下來!

為了研發新款的發動機,李育博過去一年裏帶著他的研究團隊一直都是在進行各種研究。

而現在,李育博看著眼前的這台看似簡陋的發動機核心機,帶著期望道:“開始點火試驗!”

當即,邊上的研究人員就是道:“是,第六十八號樣機開始點火試驗!”

隨著下達了開始試驗的指示後,早就準備好的工作人員直接啟動了這台設計指標達到四馬力的雙缸汽油機,這個馬力和當初皇家理工學院的第一台雙缸汽油機的原型機相當,不過體積和重量都明顯超過當初皇家理工學院的第一台雙缸汽油機原型機。

僅此一點,其實也就說明了,哪怕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四大汽車公司都累計賣出去上萬台各類型的汽油機為動力的汽車了。

但是四大汽車廠商的發動機,甭管是量產的還是研發當中的,其性能都沒能超越當時的第一台原型機。

沒辦法,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當年搞出來的原型機,可是專門準備給聖天子視察觀看用的,所采用的材料也都是不惜成本,每一個零部件那都是由頂級鉗工等工匠手工打磨,最後組裝起來的。

為了組裝一台演示用的樣機,還不知道報廢了多少零部件呢,良品率根本沒法看。

可以說,當年的皇家理工學院是以傾國之力,這才打造了一台原型機而已。

但是現在三大汽車廠商得考慮成本啊!

在控製了成本後,所生產出來的汽油發動機在性能上自然是不如皇家理工學院的實驗室產品了。

不過李育博並不關注這些,他關注的是成本!

在研究這一款四馬力的發動機時,他大膽的采用了諸多新設計,新材料,僅僅是在這新款發動機的研究過程,他們就申請三百多種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