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呢,其實楚行提出來的這些性能要求,甚至都可以說已經是達到了後世一戰水平,甚至更高。
迫擊炮很簡單,現在搞也能搞出來,但是要得到一款滿足部隊需求的迫擊炮,那可就不容易了。
比如說你搞個五百米最大射程的迫擊炮,軍方肯定是不會要的。
因為這個距離上,對於大乾陸軍而言,那是步槍火力的有效射程範圍之內。
比如說輕型榴彈炮,如果有效射程地獄兩千米,陸軍肯定也是不會要的,因為這無法徹底壓製潛在敵軍的前裝火炮。
盡管壓製敵軍火炮的任務,是屬於那些師屬炮兵裝備的七十五毫米火炮的任務。
然而研發營連級火炮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營連部隊也擁有壓製敵軍前裝火炮的作戰能力,而不是說用來殺傷敵軍步兵的。
要殺傷敵軍步兵的話,用不著火炮,步兵的步槍足以!
對手的不同,戰術也不同,因此對武器裝備的需求也不一樣。
楚行也很少說會直接套用後世的武器裝備,強行塞給陸軍使用。
吩咐下去之後,江南武器公司那邊最先拿出來了一個試驗樣品。
他們直接在七十五毫米輕型榴彈炮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設計,口徑縮小到六十五毫米,炮管更短,並且對炮架也是進行了簡化設計,一切都是為了控製重量。
最後設計出來的這款六十五毫米的輕型榴彈炮,比現役的六十毫米榴彈炮還要輕,而且是輕得多,全炮重量隻有區區兩百五十公斤,作戰的時候兩個士兵就能推著滿地走。
行軍的時候,隨便一匹馬都能拉著走,實在沒有馬的話,幾個士兵也能拉著走。
對於地形的適應能力,幾乎是全方位的。
同時火炮雖然輕,炮管做的也比較薄,但是他們卻是采用了最先進的工藝,采用低碳鋼鍛造出來的炮管,能夠承受較大的膛壓。
所以雖然炮管短了點,但是發射藥可以裝不少,同時炮彈也是采用加長型的炮彈,以提高裝藥量。
最後這款六十五毫米的輕型榴彈炮,在兩百多公斤的重量下,卻是達到了兩千米的有效射程,同時炮彈的爆炸威力不會比普通的七十五毫米榴彈差多少。
這炮用陸軍樞密院軍械部的話來說就是,好是好,就是貴!
因此采用了大量的新技術,直接導致成本極高,價格不比那些七十五毫米的榴彈炮便宜多少。
對於這種六十五毫米的輕型榴彈炮,陸軍嚐試著采購了一批使用,至於是不是要大規模使用,這還得看高層的意見。
畢竟這玩意貴,而且預計裝備數量又會非常龐大的,對於有錢,但是一直不夠錢花的陸軍而言,是很難下這種決心的。
至於迫擊炮項目,江南武器公司也是搞出來了一個設計方案,不過他們的設計方案直接被陸軍斃掉了。
其他不說,重量就是嚴重超標。
陸軍看中的是北方武器公司的項目,他們搞出來了一款八十毫米的速射臼炮,射程嘛對比線膛火炮自然是不咋地,隻有一千五百多米,精度也比較渣。
至於重量嘛,這玩意人家一開始就是按照輕型臼炮來研發的,自然很輕。
整炮就一個炮管加個底座以及一個支撐架,全炮重量加起來也才六十多公斤!
這些在陸軍軍械部看來,性能都還算正常,和以前的輕型臼炮也沒啥區別嘛!
但是陸軍之所以看重,並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搭配的炮彈!
以前大乾陸軍可是裝備過不少輕型臼炮的,甚至更輕隻有三十四公斤的六十毫米輕型臼炮也裝備過,但是之所以說裝備過,而沒有說一直裝備,就是這玩意除了輕也沒啥優點了。
真正讓陸軍重視北方武器公司的八十毫米迫擊炮項目的,並不是因為這門火炮本身,而是他們為了這款內部自稱為輕型臼炮所配搭研發的一款新型炮彈!
這炮彈是一種彈頭、發射藥、底火為一體的金屬定裝彈,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玩意的裝填和發射特別的簡單。
直接從把炮彈從炮口放下去,然後利用重力引燃炮彈內的發射藥,進而發射,而且這玩意和傳統榴彈不一樣,它不會在發射後留下彈殼。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射速極快,直接把炮彈倒進炮管砰就發射出去了,然後再來,如此反複,一分鍾保守也能打出去十多發炮彈!
十多發炮彈!
這個數據直接驚動了軍械部的高層!
在每分鍾能打十多發甚至更多的射速麵前,什麼射程啊,威力啊都是次要的了。
一開始軍方那邊還說什麼要兩千米的射程,這樣才能夠有效打擊潛在敵軍的前裝火炮之類的,但是看到這玩意之後,直接主動下調了標準,兩千米不行,其實一千五百米也夠用了。
嗯,北方武器公司的這門自稱是‘速射輕型臼炮’的小炮,最大有效射程剛好一千五百米,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