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上麵的那台超輕型的蒸汽機,雖然隻有區區八馬力,但是能夠做到如此輕巧,這裏頭蘊含的技術含量可高了去。
這種先進技術,如果沒有外部環境的刺激,隻靠工業慣性去研究發展的話,還不知道要多少年呢。
對於先進技術的研發,楚行一向來都是很支持的。
為此他都還專門提醒了飛艇研究人員,這氫氣還是太危險,可以嚐試選擇其他不怎麼危險的氣體嘛,比如前些時候,化學係的人成功在實驗中製備的氦氣就可以試一試嘛。
至於動力方麵,蒸汽機雖然成熟可靠,但還是不太適合用於飛艇上。
如今軍方連戰車的研究都放棄了蒸汽動力,也放棄了煤氣機動力,而是轉為研究汽機油了,這飛艇以後還是要以汽油機動力為主。
還有這氣囊,軟式氣囊還是不太安全,可以搞個厚實的硬氣囊嘛,就和戰艦的水密艙一樣,破掉一個氣囊也沒有什麼大礙。
剩下的他也沒有說太多,反正就是隨便說了幾句,其他的還是讓這些科學家們自己慢慢琢磨著。
這一次來皇家理工學院,觀看蒸汽飛艇也隻是順帶的,還有其他幾種等著楚行視察呢。
而剩下的幾個研究項目才是現階段楚行比較重視的。
尤其是汽油機研究更是楚行此行的重點。
前幾天皇家理工學院的內燃機實驗室,呈上了報告,說是他們的汽油機研究已經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他們對十多個初步設計方案進行了密集的大規模試驗後,總算是確定了最後的設計方案。
並根據這個方案,製造了一台原型機進行測試,而測試的結果很喜人。
今天,楚行雖然沒有明說,也是視察了其他多個研究項目,並觀看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去看那台汽油機的原型機。
楚行關注內燃機的研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甚至最開始的時候內燃機的相關研究開始他讓皇家理工學院開始搞的。
隻不過過去多年裏因為技術問題,尤其是基礎材料和加工能力的問題,內燃機的研究隻能是流於表麵。
各種理論其實都已經很成熟的,皇家理工學院裏的科學家們早就弄出來了理論模型,不管是煤氣機還是煤油機還是汽油機乃至柴油機,其實他們都是進行過研究。
但是隻有理論也不行,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完成具體的設計,並且這種設計得是能夠生產出來的,哪怕隻是在實驗室裏手工搞出來,也必須得弄出來。
很可惜的是,在之前的好幾年裏,內燃機的相關研究一直都是停留在基礎研究階段,最近一年更是折騰基礎材料的研究去了。
因為哪怕是他們開始使用錢木所提出的四衝程結構,但是發現當轉速隻有兩百多轉的時候,現有材料製造的汽油機裏的部分核心零部件還能支持,但是當轉速提高到八百多轉的時候,其核心結構,尤其是活塞結構就是撐不住了。
哪怕是他們嚐試過優化結構,進行改動,但是依舊沒有辦法克服這一難題。
因為這都不是屬於結構設計問題了,而是屬於材料問題了。
但是隨著大量的研究經費砸下去,再加上皇家理工學院的基礎材料研究一直都是保持著極大的投入,外部還有諸多企業也是在研究,尤其是幾個鋼鐵廠更是常年進行各種基礎材料的研究。
為了解決氣缸和活塞等多個核心零部件的材料強度問題,皇家理工學院和江南鋼鐵廠那邊聯合進行了新材料的研究。
為了解決加工精度問題,皇家理工學院的機械係開始研究新一代的高精度加工設備。
隨著經費不斷的支出,時間的過去,皇家理工學院的諸多研究項目也是慢慢得到了一些突破。
尤其是材料係那邊搞出來了多種高強度的合金鋼,並結合機械係專門搞出來的加工工藝,最終成功的鑄造出來了合格的各種零部件。
當這些花費巨資,在實驗室條件下才製造出來的各種零部件被組裝到一起之後,就形成了現在楚行所看到的這台汽油機。
在楚行看來,這台汽油機的原型機充滿著古典味道,說白了就是原始落後。
不過楚行卻是不在乎這些,以目前的技術手段能夠搞出來汽油機來,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哪怕這台汽油機是在實驗室裏搞出來的,製造成本非常的高昂,很難實現量產,如果想要以此生產民用汽車之類的話,估計沒幾個人買得起,但是這也足夠了。
畢竟技術總是在不斷的進步,早些年的蒸汽機還不是一樣製造困難,成本高昂,但是現在,工業技術成熟之後,普通的蒸汽機的製造成本已經是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了。
再說了隻要技術過關,哪怕是成本再貴,以目前大乾的完善工業體係而言,總能找到可以接受這種昂貴成本的行業的。
比如說民用領域裏,那些富豪們顯然是不會在乎汽油車多少錢的,以他們的消費能力,隻要能夠裝逼,上萬乾元的汽油車照樣會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