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埋葬夢想
前期雖然派遣了一個混成團過去,但是隻靠一個三千多人的混成團兵力還是過少,根據陸軍方麵的預計,要想徹底掌控紅海地區,前期至少要維持大約一萬人的兵力。
不然的話,實在安排不過來。
比如說波斯灣北部沿岸的巴士拉地區,這裏乃是戰略咽喉地區,東邊是波斯薩菲王朝,北邊是奧斯曼,而西邊的西亞半島上還有眾多的土著,這樣的地方再怎麼樣,也得駐防一個團吧。
再過來則是西奈半島東北部地區,在臨近奧斯曼地區的邊界線也需要進行巡邏,這個地方估計也得布防幾千人,免的奧斯曼人或者其他土著腦子犯抽。
然後是開羅為核心的尼羅河下遊平原地區,這裏也得駐防一定的兵力,因為此地將會是帝國往紅海地區移民的核心區域。
畢竟隻有這裏才有比較廣闊的可耕種的平原,其他地方除了沙子就是沙子。
最後則是最為關鍵的運河區,在預定的運河區域必須駐紮重兵,後續這裏是會集中大量的土著勞工開鑿運河的,這些土著的數量參考修建巴拿馬運河,至少也得是十萬起。
這麼多土著勞工自然是一個隱患,軍方肯定是會派遣一定數量的部隊駐防,避免潛在的騷亂發生。
再加上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需要駐防部隊。
對此陸軍方麵做出的計劃就是,初期在紅海地區的駐軍,至少也需要一個師,如果沒有一個師,但是至少也得上萬兵力。
因此這段時間軍方一直在對紅海地區持續增兵。
隻不過考慮到當地不太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戰爭的威脅甚至比在印度那邊還低,因此派遣過去的都是二線部隊。
這一次和孫立合他們一起前往紅海地區的就是第五十三師的一個步兵團,而後續第五十三師的其他部隊也會前往。
按照陸軍的計劃,第五十三師後續將會進駐整個紅海地區,同時也兼顧東非地區的防務。
船隊從錫蘭島離開後,直奔紅海而去,船隊裏除了四艘滿載士兵以及官員的客輪外,還有六艘客貨混裝船隻,攜帶著大量的裝備以及補給一同前往,海軍方麵還派遣了一個小規模的船隊進行護航。
不過印度洋都算得上是大乾海軍的內海了,因此護航更多的還是象征性的,隻有一艘巡洋艦以及一艘護衛艦隨同護航而已。
船隊一路北上,很快就是進入了紅海海域,最後在蘇伊士港靠岸。
孫立合帶著一群隨同來的官員抵達該城後,正式宣告上任。
因為交通方麵的緣故,紅海事務衙門的治所並不是設在埃及地區的傳統行政中心開羅,而是設立在蘇伊士這個紅海沿海城市。
畢竟大乾在開羅那邊並沒有什麼根基,之前在當地連個辦事處之類的機構都沒有,而蘇伊士城的話,之前大乾在此地已經有了一個領事館,畢竟此地乃是之前大乾和奧斯曼帝國貿易的主要港口,因此大乾在蘇伊士城還是有一定根據的,至少辦公設施什麼的都比較完善。
同時如今整個紅海地都是屬於無人地帶,曾經熱鬧繁華的開羅城,現在已經是荒無人煙了……
曾經的土著都已經被奧斯曼人打包帶走,隻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城池。
但是大乾人從來都對土著人的城市沒有什麼好感,從來也不會直接搬進土著人的城市裏,大多情況下為了保證衛生都是一把火燒了,即便是不燒,那麼也會進行大麵積的拆除重建。
所以對於土著很重要的開羅城,對於大乾而言,一點價值都沒有。
而更重要的嘛,其實還是交通因素,蘇伊士港可以通過船隻聯係大乾本土,如果設在開羅城或者是地中海沿岸城市,都還得跑一圈陸地呢。
不過現在的蘇伊士和以前的蘇伊士也是不一樣了,之前的蘇伊士城早已經是在戰爭中變成了廢墟,而且這破地方本來也不大,大乾人很幹脆的一把火燒掉以後進行重建。
當然,目前隻是簡單設立了軍營和官方辦公建築而已,其他城市建築都還處於規劃當中,以後慢慢建就是了。
大乾在海外領地建設新城市已經是經驗非常豐富了。
當孫立合他們開始辦公的時候,第一支滿載移民的船隊也是正式抵達了蘇伊士港!
第一批前往紅海地區的移民,乃是官方組織的移民,並且還是免除任何費用,官方甚至提供農具,種子,口糧等諸多補貼的官方移民。
這種官方移民隻要報名了,那麼從離開家鄉開始一毛錢都不用花,路上吃的住的官方全包了,船票就更用了,等到目的地後,除了常規的免費分地這個操作外,官方還會提供簡易臨時房屋、農具、糧種等等,甚至都還提供最少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口糧。
而且他們還會得到比普通移民更多的土地,自由移民可以獲得美人三十畝土地的話,他們就能夠獲得五十畝甚至一百畝。
雖然說也不能說是全免費,因為這些費用以後都需要移民們以後耕種土地出產後償還,但實際上總數也不多,哪怕是最後需要償還這些費用,但是也比自費移民要便宜的多。
有這麼多優惠條件,自然也是有著限製的,那就是移民的地點隻能在少數官方限定的地方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