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世界第一(2 / 3)

隻要在他死之前帝國保持穩定,按照著他選定的方向前進,那麼其他的事他基本不管了,以後的事就更不管了。

軍統鷹犬在全帝國內的工作,就是確保穩定。

陳虎很清楚這一點,而這也是他親自準備處理這一次鐵路沿線本土化案件的原因。

聖天子需要美洲保持穩定,軍統就需要確保美洲的穩定。

軍統鷹犬的威名還是很大的,美洲事務協辦,也就是雲協辦直接就是屈服在了軍統的威名之下,老老實實的交代著他所知道的一切。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說,或者說錯了,恐怕頂頭上司的命運就是他的命運。

而他不想下台,更不想死!

根據雲協辦提供的諸多線索,再加上軍統自己掌控的其他線索,軍統美洲處的特工們四處出沒,以他們的辦事效率,很快就是把諸多線索彙集起來,然後指向了幾個人。

不出意外,三大藩王一個不少,全部都暗中參與此事。

當然了,三大藩王不傻,他們絕對不會明麵上參與其中,別說實際證據了,甚至間接證據都不會留下一絲一毫。

所有能夠聯係到三大藩王的線索,都是先後中斷,幾個重要的中間人都已經是早已下落不明。

但是很多事根本就不用有詳細的證據,陳虎隻是把案件的調查過程彙總起來,然後上報即可。

接下來的事完全不用他操心。

甚至上頭信不信,如何去判斷也不用他去操心。

他的任務已經完成,順帶著還掌控了多條以往沒有發現過和三大藩王有所聯係的暗中線索,後續他們將會繼續暗中監控。

軍統美洲處在美洲的調查,其調查報告一時半會的也送不回去,得飄揚過海,才能夠隨同其他公文一起送回本土。

至於等到本土進行了判斷,並傳達下一步指示的時候,估計那都是一個多月以後了。

沒辦法,如今別說無線電報了,就算是跨洋的有線電報也沒有呢,遠洋通信依舊隻能依靠船隻。

和二十年前比,唯一的變化就是通訊船隻從風帆船隻變成了蒸汽船隻。

最近幾年,海軍專門建造了幾艘中小噸位的快速通訊艦,基本不考慮任何作戰能力,不考慮成本,隻考慮速度。

去年剛服役的海軍通訊艦齊廣號,采用了超大馬力的蒸汽機組,大長寬比的船型,純蒸汽動力驅動,最高航速達到了二十二節。

最關鍵的是,該艦的平均航速非常高,該艦首次跨越太平洋,往返於上海、新金山的航行裏,創造了平均航速十八節的驚人速度。

以目前大乾人的蒸汽船隻技術,其實很多船隻,尤其是戰艦都能夠達到十八節的最高航速。

比如說幾款巡洋艦都能達到十八節的最高航速,部分戰艦甚至能夠達到二十節以上的高航速。

但是這個航速隻是最高航速而已,需要戰艦上的蒸汽機以最大功率航行,這種最高航速往往也不能持續太久,持續時間久的話,動力係統將會遭到極大的損傷,長時間進行急速航行的話,估計跑完就得對動力係統大修。

而更大的可能是,跑著跑著動力係統就完蛋了……

如果隻是說巡航速度的話,其實大部分戰艦進行普通巡航,沒有什麼作戰任務的時候,為了節省燃煤以及避免動力係統的損傷,基本都是隻跑十節左右。

如果是遇上了作戰任務需要加速了,大乾的巡洋艦一般也隻跑十六節左右。

至於跑十八節以上,那隻有在交戰或者是追擊敵人等交戰狀態下才會。

至於作為廉價艦種使用,動力係統比較差的護衛艦以及其他什麼近海巡邏艦之類的就更差了,他們的最好航速普遍也就隻有十四五節左右。

反正敵人的風帆戰艦更慢,十多節的航速已經很充分了。

如今齊廣號通訊艦,平均航速卻是能夠達到十八節,而且它還不受風向、洋流等影響,可以跑直線,如此大大縮短了本土和海外領地之間的通訊時間。

不過即便如此,往返一趟也需要很長時間!

等到楚行收到來自美洲的軍統報告時,那已經是一個多月了。

而這還是海軍的通訊艦采用接力傳遞,並且是巴拿馬地區直接進行陸路運輸中轉,沒有繞行南美洲或者經過非洲的緣故。

同時一路上由多艘海軍最先進的通訊艦不計成本的進行高速接力航行,如此才能夠做到在短短一個多月內把美洲新南港的消息傳遞回本土上海,然後再由鐵路傳遞回金陵城。

整個過程裏實際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是運輸普通貨物,甚至是戰艦執行戰艦,都是不會這麼搞。

目前來說,哪怕是大乾帝國內,也就隻有郵遞司主導,海軍配合而建立的海上通訊線路能夠達到這麼恐怖的平均航速了。

大乾郵遞司和海軍合作,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部署了眾多的快速通訊艦,用以傳輸大乾往來全球的公文、少數官方傳遞的珍貴或者急迫的貨物,同時還有民間的加急信件,少數加急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