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俗不可耐(2 / 3)

但是在萬丹省的東丹島上,當初謀取萬丹的時候,采取的乃是大乾西洋公司和當地的萬丹王國簽訂協議,直接購置了一片土地。

後來其他地方,大乾也是嚐試過采取限期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等期限的租借、永久租借等租借方式,而讓當地土著同意租借的方式也是有友好協商,有武力逼迫,或者幹脆是自導自演等等,這些地方大多存在於當地土著比較強悍,又或者是大乾有所顧忌的地方,比如說歐洲地區、奧斯曼帝國。

大乾帝國在歐洲各地的港口殖民地、使館區普遍都是采取租借或者購買的方式。

租借或者購買都還算是好的,更多時候,大乾都是把當地當成無主之地,然後過去建立移民據點。

還有在部分地區,則是通過各種方式割讓等。

比如說休達以及巴庫,這兩個地方就是典型的割讓。

所以大乾獲取海外領地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不限於租借、購買、割讓等方式。

同樣的,大乾帝國在開發這些海外領地的時候也是采取不同的方式,往往是針對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一套方法。

比如說南洋諸島地區,大乾采取的是逐步本土化,最後實現全麵本土化的方式。

而在南洋半島,則是采取了遷移當地各國,然後直接把整個南洋半島都當成本土進行移民開發經營。

而西北等新占領地區,更是連本土化的過程都省了,往往都是直接設省,那麼大陸本土範疇。

但是在其他海外地區又不一樣,比如說在錫蘭島,這地方是純粹當成了超級軍事基地來經營的。

而在印度的諸多海外領地裏,除了少部分限製當地土著進入外,很多一部分海外領地實際上並沒有限製當地土著的存在,而是保持了西班牙人的那種殖民地模式,而在更多的印度內陸地區,則是又采取了代理人模式,通過當地的國王進行間接統治。

因此在印度地區的大乾的政策,其實並不是移民開發,而是以殖民掠奪為主。

而在奧斯曼帝國以及歐洲地區,在上述地區的殖民地規模普遍偏小,大多以沿海港口軍事基地的方式而處在,並不怎麼進行移民,主要的作用就是充當大乾在當地的橋頭堡,不僅僅是軍事橋頭堡,更是也是各種大乾商品湧入當地的橋頭堡,這種模式有些類似於後世列強在華夏地區的殖民模式,把當地當成工業品傾銷地,並在外交和政治以及軍事上進行全麵影響。

至於非洲地區,除了南非外,其他地方大乾基本當做沒看見,哪破地方大乾人就不怎麼願意去,所以最近幾年大乾把非洲的中部區域,當成了安置地,用來安置搬遷過來的南洋十二國以及丹麥王國。

用大乾人的話來說就是:以夷製夷!

讓這些蠻夷自個打生打死去,我們大乾人在後頭賣賣武器什麼的就行了。

但是在南非地區,又是因為發現了巨大的黃金礦,為了黃金,大乾特事特辦的一次,專門針對南非實施了局部本土化。

而南非地區的局部本土化和其他地方的局部本土化又不一樣。

目前進行局部本土化的地區,包括巴庫、呂宋省、萬丹省、馬六甲州部分地區、錫蘭島等,他們都是以一整個地區或者島嶼進行局部本土化。

比如呂宋島、棉老島、萬丹島、馬六甲港。

但是南非的局部本土化,卻是隻局限於南非鐵路沿線,並不包括整個南非,乃至連南非平原,甚至南非港都沒有列入其中。

南非的局部本土化,隻限於南非鐵路沿線左右十公裏範圍以及金礦區。

也被稱之為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

大乾治下這麼多海外領地,隻有南非這麼一個地方有這麼奇葩的局部本土化。

但是雖然奇葩,這個方式卻是給了美洲事務衙門的官員以及移民到北美洲的部分權貴尤其是三大藩王以及部分貴族們一個新的希望。

那就是通過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的方式,打破北美洲本土化的尷尬。

北美洲本土化,這是個禁忌,大乾帝國在沒有做好絕對的準備之前,尤其是聖天子認為準備好之前,是絕對不可能本土化的。

哪怕北美洲裏的所有人都已經是大乾子民,一個土著都沒有了,也是不可能實現本土化的。

這一點,上層的人基本都知道,也知道為啥。

所以北美洲本土化這事,他們短時間內是不指望了。

但是他們依舊想要獲得鐵路。

本土方麵擔心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不外乎就是北美洲建立大量工廠,最後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而已。

那麼就不搞什麼本土化了,反正也無法通過。

他們準備曲線救國,搞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到時候鐵路修起來了不說,而且很重要的是,這鐵路沿線就算地方小了點,但還是會有地方的啊,照樣能夠建設工廠。

大不了就是把工廠圍繞著鐵路線建設就是了。

於是乎,聖天子楚行在六月份的時候,就是收到了美洲事務衙門遞交的鐵路籌建方案申請書。

在這一次申請裏,美洲事務衙門還是用了一個他們自己發明的新名次,叫做:“鐵路專項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