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新戰術(1 / 3)

甚至是中將一般都是坐鎮,但是不會輕易出手,這一出手壓不死對方的話,丟臉不說,而且很容易搞的局麵無法收拾。

比如說印度第一兵團的新任兵團長、第四艦隊司令這兩個人要是撕破臉皮了,那麼這仗也別打了。

所以他們都是坐鎮,全程圍觀,但是不會輕易出言。

因此爭吵的主力往往就是手底下的少將、準將級別的將領,也就是顧真和呂玉澤這樣的人。

如果葛晨斌以後能夠更進一步成為準將的話,未來類似的場合裏,他就得上陣為海軍爭取利益了。

聽說國內民間裏有什麼鐵砂掌之類的,要不自己回頭找人學幾手!

泊木州裏的陸軍和海軍爭吵持續了五天後,雙方總算是拿出來了一個彼此都不滿意,但是勉強還能接受的方案。

大體方案有了,然後又是做詳細的作戰方案,然後才是開始行動。

根據作戰方案,這一次陸軍方麵將會出動大約三萬人的兵力,包括第十八步兵師這個戰備師一共一萬八千人,另外原本就駐防在泊木州地區的第四十六師第一三六步兵團、第四十六師屬騎兵營、第四六二炮兵營、第四六一輜重營組成的第四六暫編旅,約六千人。

然後還有泊木州本地的一個泊木州預備團約兩千人,四個民兵營一共兩千人。

這方麵是陸軍出動的部隊,其中作戰主力的話,自然是第十八步兵師,第四六暫編旅以及泊木州預備團以及四個民兵營,主要負責維護後勤補給線。

換句話說,上陣打仗的其實隻有第十八步兵師,剩下的一萬兩千人全都是準備用來維持補給線的。

其中第四六暫編旅主要負責離開了泊木州之後的後勤運輸運輸,到時候軍方將會就地征召大量的土著青壯運輸物資,第四六暫編旅充當物資護衛的角色。

而泊木州預備團以及四個民兵營,則是負責港口到離開泊木州的一段大約數十公裏的物資運輸任務,順帶看家。之所以泊木州內需要用民兵和預備役來負責運輸物資,當民夫使用,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在海外這破地方,大乾人口稀少,想要征召青壯運輸補給都沒地方征召。

同時大乾控製區裏,可沒有土著,自然也就不存在抓土著青壯充當民夫的事了。

本土化可不是開玩笑的,但凡是大乾實際控製區裏,都不會有土著的存在。

大乾對本土化已經是偏執到了極端,甚至他們寧願放著控製區裏的金礦銀礦不挖,或者幹脆是高價雇傭大乾子民去挖,也不允許從外麵抓土著來挖礦。

甭管是以什麼理由,什麼原因,大乾都不允許土著出現在大乾的控製區裏,哪怕是土著奴隸也不行。

大乾的領土上隻能是有大乾人生活,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土著進入其中,奴隸也不行。

畢竟就算是奴隸,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奴隸製度,數不準過個幾十年上百年什麼的就會廢除奴隸製,然後大乾人一看漫山遍野都是土著,那不得傻眼嘛!

所以楚行從一開始就是製定了非常嚴厲的本土化政策。

但凡是有土著的海外領地,當地的官員就別指望升官了,而且也會嚴厲禁止任何工業設備的流入。

不少人其實都建議在海外領地其實可以抓土著挖礦修路什麼的,尤其是企業資本家什麼的為了利益可是長年累月的試圖推動此事。

但是大乾官方卻是堅決反對,尤其是海外領地的地方官員也是堅決不允許,因為這會妨礙到他們的本土化策略,而本土化乃是衡量海外領地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

所以大乾雖然控製的海外領地非常多,這些領地裏也有著眾多的礦產,但實際上成功開發的很好,一般都是高價值的金礦,其他普通礦產一般都是不挖的,他們寧願從土著手裏進口,也不願意自己投資去挖。

土著不能用,從國內雇傭人去挖成本又太高,最後也就造成了這種尷尬局麵。

不過楚行依舊堅定的執行這種本土化策略,甚至把本土化定位國策:大乾的土地隻養大乾人!

這種情況反響到海外的軍事行動裏,陸軍在大乾控製區裏就是不可能用土著青壯充當民夫了,而移民數量又少,少數能被征召的青壯基本也是被編入了民兵部隊。

因此隻能是自己幹了。

不過等離開了大乾的實際控製區後,那麼軍方的物資運輸就方便多了,直接征召土著青壯充當民夫,隨便給口吃的那些土著青壯們就很樂意幫大乾軍隊運輸物資。

這不得不說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陸軍在己方控製區裏進行陸地運輸困難,但是出了己方控製區後,往往還更方便。

所以更多時候,在內陸作戰的話,大乾陸軍一般都是沿著河流打,因為這樣可以依靠內河運輸補給物資。

不過這樣又得涉及到海軍那邊了。

相對於陸軍的三萬人,海軍的參戰人數就少多了,人數占據大頭的乃是第十三陸戰團,該團再配上直接從戰艦上搬下來的小口徑艦炮以及配套的炮手組成的一個海軍炮兵營,人數大約是五千人出頭。

不過海總部隊不參與深入內陸的作戰,他們負責的是沿海部分土著港口、控製內河兩岸的部分港口為主。

除了陸戰兵力外,參戰的艦隊有有兩支,分別是第四十三分艦隊、第三十七炮艦大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