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北方異動(1 / 3)

此外,大乾軍方的屯墾政策,和前明的衛所製度不一樣,衛所製度的最大特征是世襲製度,當兵的兒子也得當兵,而且是一輩子當兵,父死子繼,兄死弟繼,同時還不能脫離。

使得普通士兵被困縛在衛所,繼而演變為世襲軍官們的農奴。

但是大乾軍方目前實行的是募兵製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限隻有四年,因此每年都會輪換一大批的士兵,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士兵服役到了都是不願意退役的,都想要想辦法留在軍隊裏,他們想要留在軍隊裏的唯一辦法,那就是成為士官了。

根據大乾軍製,所有士官均從士兵中選拔,一旦成為了士官,那麼就能夠把服役期限延長到八年。

八年後還是得退役,如果不想退役,那麼就要自己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軍事素養,爭取考上武學堂了。

每年,武學堂那邊都會給現役士兵(士兵以及士官)一定的名額,並且是鼓勵士兵學習並考慮武學堂,當然了,能夠考進去的很少就是了。

目前武學堂那邊,每年招生不過四百餘人,而且為了進一步培養更高素質的軍官,大乾王朝早就已經是展開了軍官候補生計劃。

這個所謂的軍官候補生計劃,其實就是自幼開始培養職業軍官!

在各地設立幼年軍校,招生年滿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少年,學業為三年製,學滿三年後,擇優選拔部分人升入王室青年軍校。

改製後的王室青年軍校,其實掛著軍校的名頭,但實際上嚴格上來說,這是一所偏向於基礎軍事教育的預科學校,他的課程設置除了普通預科學校的所有課程外,還會有大量基礎軍事教育,甚至還有外語,禮儀方麵的培養。

學滿三年後即可報考陸軍武學堂或者是海軍海學堂。

雖然理論上,各預科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報告上述兩所軍校,但是從最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各預科學校的學生所占據的比例已經是越來越少了,大部分能夠考入這兩所正式軍校的學生,還是青年軍校出身的學子。

軍方甚至都還在考慮,以後幹脆就不從普通預科學校、師範學校裏招生了,直接從青年軍校裏招生,而青年軍校又隻從各地幼年軍校裏選拔。

如此可以確保每一個軍官,都是受到了最正規的九年軍事教育,同時自幼培養,也能夠更好的培養他們對大乾的忠誠。

畢竟洗腦這東西,從小開始洗腦的效果最好,等到他們二十歲左右再去洗腦,效果很難說。

軍方計劃展開的軍官候補生計劃,從各地幼年軍校開始,然後擇優選拔進入王室青年軍校,最後再選撥進入武學堂以及海學堂。

等這些軍官們武學堂或者海學堂學習滿三年正式進入部隊服役,這個時候,就是完成了一名基礎軍官的培養。

這些幼年軍校出身的軍官,在這幼年軍校、青年軍校、武學堂/海學堂這三個階段裏,已經是完成了九年的軍事教育。

而這些人裏頭,後續肯定還會有少數能夠考入講武堂的,這又是三年!

而根據目前大乾王朝的軍方默認潛規則,要想晉升準將的話,那麼就必須是講武堂出身、不是講武堂出身的軍官,基本上校官就到頭了,是不太可能有機會晉升為將官的,至少在最近五年內,是沒有任何一個這樣的例子,而以後,估計也不太可能會有。

如此也就意味著,大乾王朝裏的一名高級將領,往往是一個自幼接受軍事教育,而且整個教育階段長達十二年!

這種模式,楚行也是支持的,這是有效加強軍隊戰鬥力的法寶,但是他也是嚴格限定了一點,那就是青年軍校隻能有一所,那王是青年軍校。

因為青年軍校培養的學生,普遍是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的軍官候補生,未來他們是會進入武學堂或者海學堂的,這個年齡段的三觀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楚行必須牢牢把控住這些軍官候補生們的忠君教育。

讓他們提高對軍方的忠誠的同時,更應該提高他們對皇室的忠誠。

經過忠君教育後的這些軍官候補生,就可以進入武學堂或者海學堂,開始接受更加專業的軍事教育了,正式分別學習陸軍的步科、騎科、炮科、輜重、工程等或者是海軍的航海、槍炮、陸戰等等科目。

不過,這些軍方的改革,並沒有斷絕普通士兵們成為軍官的可能性,相反,大乾軍方依舊是鼓勵普通士兵和士官報考軍校,隻要能夠考上,那麼就和普通軍校生一起學習,然後分配。

而不是特地搞出來一個什麼速成班之類的。

對於任何能夠考上軍校的軍官,軍方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因為此人是青年軍校出身,還是說普通預科、師範學校出身,也不會因為此人是士兵出身就有所不同的偏袒。

因為能能夠考上軍校,這些人就已經是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過即便是軍方鼓勵士兵報考軍校,甚至還會給予額外的名額。但是就和外頭的士子們報考軍校競爭激烈一樣,士兵想要報考軍校同樣也不容易,能夠成為軍官的總歸是少數。

大部分人,最後還是會退役!

不過退役之後,他們往往也會獲得專業的安排,比如說巡警,稅警之類的職務,這些執法機構,對於軍方的退役士兵相當歡迎。

如果不想安穩,還想繼續冒險打仗乃至發財,也可以跑去西洋公司的公司艦隊服役,或者幹脆去給普通的貿易公司打工。

那些普通的貿易公司,人家的船隻也是武裝商船,為了保障安全,也是有槍炮的,有槍炮自然也就需要專業人士來操控指揮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