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三章 朝露 (十一 上)(3 / 3)

“不必了吧,人情不好欠!”王飛冷言冷語地擠兌。

謝映登的臉色一紅,剛要再辯解幾句,挽回一些場麵。一直笑著不開口的程名振走到他麵前,低聲道:“謝兄弟別往心裏去,他們也都喝多了。無論如何,救命之恩是不會忘的!”

說道這個份上,賓主之間已經沒了繼續交談的必要。洺州軍的態度很明確,既然王二毛被瓦崗軍所救,又好生“款待”了十來個月,他們在必要時刻,肯定會還瓦崗寨,還徐茂公一份人情。但除此之外,瓦崗是瓦崗,洺州是洺州,各走各的道,誰也不欠著誰。

“程當家……”謝映登心中頗有不甘,看著程名振的眼睛低呼。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闖過侍衛阻攔,直奔大廳而來。

“什麼事情?”程名振立刻閃過謝映登,快步向外走去。張瑾、王二毛等人緊隨其後,手按腰間刀柄,全身戒備。

房彥藻立刻也醒了酒,跟在眾人身後探頭探腦地觀望。他看見一夥身穿暗黑色緊身短葛人在侍衛的簇擁下越跑越近,一邊跑,一邊遙遙地向程名振拱手,“報,九當家,緊急軍情!”

“進來說話!”程名振閃開一條縫隙,將斥候們讓進屋內。帶隊的斥候頭目隨便抓起一隻酒盞狂灌了幾口,然後喘息著彙報:“張……”他警覺地看了看兩個陌生麵孔,然後迅速補充,“張大當家與楊白眼在百花山血戰,大破之。然後尾隨楊白眼殺入信都郡去了。前鋒已經過了南宮,不日即可抵達長樂城下!”

在座諸位對河北地形都下過一番功夫,稍一琢磨,眼前便出現了一幅宏大的畫麵。張金稱的大軍如同一支離弦的利箭,筆直的刺向了信都郡的心髒地帶。而這一帶的官兵因為楊善會的一敗再敗,士氣盡喪。根本擋不住張金稱的馬蹄。

這對於立誌傾覆隋室的瓦崗軍來說,絕對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對於跟張金稱表麵上同氣連枝,實際上互相戒備的洺州軍而言,是福是禍,卻很難在一兩句話間說得清楚了。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程名振,隻見他微微皺了下眉頭,然後迅速追問道:“多少人,誰為前鋒,誰在後麵輸送糧草?”

“張大當家親自為前鋒,說非取了楊白眼的狗頭不可!”斥候頭目又喘了幾口氣,斷斷續續地回答,“薛二當家、郝五當家兩個不放心,也跟著去了。看管糧草輜重的是六當家孫駝子和八當家盧方園。屬下得到消息時,他們剛走到高雞泊一帶……”

聽到這兒,程名振毫不猶豫地打斷:“段都尉,派人用快馬追上去,請張大當家等我幾天!”

“是!”段清立刻拱手領命,出帳疾奔而去。

“大戰在即,程某就不跟二位客氣了。”程名振扭過頭,對著謝映登和房彥藻二人道歉。“明天一早,我會先派人護送兩位南下。然後會帶領弟兄前去跟張大當家彙合…….”

“你要幫張,張金稱大當家打仗?”仿佛看到了日頭初生於西邊般,房彥藻滿臉驚詫。洺州軍居然還跟張金稱並肩作戰?他們不怕日後被吃得屍骨無存麼?還是程名振本身不想活了,趕著到張金稱身邊送死?

“眼下程某還是巨鹿澤的九當家!”程名振笑了笑,低聲補充。“況且謝兄弟不是說過麼,天下綠林是一家!”

注1:類似的話流傳很廣,一說出於孫子。一說出於清代謀臣陳澹然的《警言.二過都建藩議》。此為小說,采用前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