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朝露 (九 下)
兩萬兵馬不是個小數目,要想瞞過官府眼睛悄無聲息的調動幾乎沒有可能。好在日前那個沒有責任心的大隋皇帝陛下被突厥人困在雁門郡了,從朝廷到地方的官員們亂成了一鍋粥。更好在張須陀麾下的兵馬太少,分出人來追趕的話就要放棄對瓦崗山的壓迫。所以王德仁一行走得倒是輕鬆,幾乎毫無阻攔地渡過了黃河,然後取道向北,沿武陽郡和汲郡之間的無人地帶開向博望山。
雖然隻跟瓦崗寨所處的東郡隔了一條黃河,眼前的景物卻完全呈現另外一種風貌。比起河南群山間的灰暗與壓抑來,河北的鄉野更空曠,土地更平坦,頭頂上的天空也更純淨。別人的感受也許不同,至少在王德仁眼裏,前方的一切亮麗了許多。他不用再提心吊膽的算計是不是給人做了嫁衣;也不用再瞻前顧後地考慮到底選擇聽從徐茂公的建議,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李密的命令;更不用把手時刻握在刀柄上,以免突然被拿下,手中隊伍眨眼間全變成別人的部屬,自己隻剩下一具沒有腦袋的屍體。
以後的路全是他的,走對走錯全由自己負責。沒經曆瓦崗山一行之前,他總覺得這樣很失落,就像一個孤魂野鬼。有了瓦崗山上的一番經曆後,他終於發現那個封侯拜將的夢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自己這輩子也就是個當山大王的材料。誰是真命天子,誰能最後坐上龍庭,最好跟自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哪天太平盛世來臨了,自己就把手下解散,帶著搶來的金銀財寶找個不認識自己的地方去當富家翁。,天不收,地不管,才是真正的快樂逍遙。
但不是現在,現在還不到他金盆洗手的時機。亂世還沒有結束,躲到哪裏也不如躲在自家弟兄們中間安全。更關鍵的一點是,眼下他還需要花費很多力氣才能重新完全掌控手中這支軍隊。李密安排來的王伯當和房彥藻都不是好打發的。至於徐茂公安排過來的那個姓謝的,更是個精明剔透的主兒。這三人中任何一個應對不甚,都可能給他惹來殺身之禍。眼下軍中唯一不讓他提心吊膽的便是巨鹿澤的王二毛,那孩子聽說可以回家後高興得差點沒蹦起來。一路上好像唯獨他沒有心事,兩隻眼睛裏冒的全是快樂的光芒。
簡單到無所顧忌的快樂。幾乎是一塵不染,讓人看見後就忍不住心生羨慕。天知道王二毛那家夥是怎麼將單純的心思保持到現在的。王德仁記得自己也曾有過同樣的心情,但那是他沒拿起刀之前。自從他因為交不起稅錢將掌管的厘卡的衙役一刀捅穿後,無憂無慮的日子便不再屬於他了。麾下人少時怕官府征剿。麾下人多時怕弟兄們不忠誠。呼嘯山林時想著做一個開國元勳,封妻蔭子,真的有了做開國元勳的機會時,又唯恐成為別人晉身的踏腳石……
不止是他一個人對王二毛心生羨慕。看得出來,在房彥藻、王伯當等人的眼裏,同樣充滿了記憶的溫馨。他們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王二毛人在江湖,心卻不屬於江湖。他心裏還裝著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兄弟。
急著回家的人總嫌隊伍行進速度慢。一下瓦崗山,王二毛就不停地催促大夥抓緊時間趕路。他們在地方官員和郡兵惶恐的注視下繞過澶淵,將奔騰的黃河與漫天烽煙遠遠地甩在身後。過了頓丘之後,隊伍再度慢了下來。為了安撫王二毛的情緒,房彥藻笑著跟他解釋道:“不能再向前了,走得太快,不但你的好兄弟程名振會誤解咱們的來意。魏郡和武陽的官兵都會被嚇毛。一旦他們驚詫過度聯起手來,大夥難免會遭遇一場惡戰。眼下咱們人生地不熟,倉促開戰肯定吃虧。不如先尋個地方落腳,然後再慢慢跟程九當家聯絡!”
“武陽郡除了魏征之外,其他人都不足為懼!”王二毛打過一次勝仗,心中的優越感很強。“魏郡的官兵也就那麼回事。去年我們在滏陽城圍殲馮孝慈的時候,隻隔著一百多裏路,魏郡太守連半個援兵都沒敢派。如今咱們兩萬多兵馬找上門來,不主動找他麻煩,他已經躲在院子裏燒高香了。哪有膽子離開郡城,開到野外來跟咱們撕扯!”
“王兄弟思鄉心切,自然是兩腳輕便。弟兄們可不成了。在瓦崗山就接連打了半個多月的仗,渡過黃河後又一直沒休息過!”王德仁也不想繼續前進了,笑著替房彥藻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