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用學柔改造後的直升飛機做過了幾次播種實驗後,實驗的結果喜憂參半。
讓人歡喜的是,經過了改造且安裝了一個攝像頭的農用播種機,在學柔的反複操作下,可以達到了足不出戶就能在一天時間內飛遍C區的大部分區域的效果,而且播種起來比人工播種還要出色。
壞消息是,盡管大麵積播種已經不再是難題,但是隨之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水源的問題。
C區沙漠缺水,除了農夫沙泉以外,園區裏的水源是分了兩個途徑運送進來的,分別是是通過南校區的地下水和B區的季節性引水,來供應C區學員的日常用度。
這些用水雖說保證了C區的日常用水沒有問題,也僅僅是日常用水而已,要想大麵積種植顯然是不可能的。
否則憑著北校區那些24小時工作的勤勞機器人,C區早已經是一片綠意了。
學柔查找過北校區的資料庫,小鮮也詢問過羅密歐一號。
在北校區被“建立”時,C區還是綠意蔥蘢的,其環境不下與B區,可隨後,水源就日益枯竭,土壤沙化嚴重,到了最後,C區本身的水源隻剩下一口農夫沙泉,地表的植被也被大麵積的牛尾草和仙人掌代替了。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了十幾年,就算碰到了天賦再好的自然修真者,對於園區的綠化改造也是毫無方法。
所以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C區的兩位管理員,羅密歐一號和朱麗葉一號才會發布了10萬逆天值的驚人獎勵。
沒有水,就沒有可以成活的植物,這是自然準則。
小鮮要想完成此次的任務,必須解決這個大難題。畢竟小麵積種植時,小鮮還可以采用人為澆灌的方式來使得植物成活,而在大麵積的沙漠麵前,人的作用就顯得很捉襟見肘了。
“隻要早期的樹苗成活,後期樹木就可以憑著本身的頑強生命力來存活下來,”小鮮在早一次的試驗中,得出了這麼個規律。
“可是大麵積的樹苗成活,除非是趕上了大麵積降雨,可是根據我手頭的資料顯示,C區的一般三個月才下一次雨,一個月前,剛下過一陣雨,也就是說,正常的降雨起碼還要等上兩個月,”她們隻剩下兩個月了。
“自然降雨等不到,人工降雨總是可以的,”小鮮蹦出了這麼句話,可把學柔和張依依嚇了一大跳。
“不用太吃驚,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小鮮還想留著小白蛟壓軸出場呢,將自己的計劃和小白蛟坦白了後,小白蛟露出了些難色。
原來小白蛟前幾次所謂的“降雨”都是小範圍的,譬如說在白龍湖上麵飄些雨,再比如說是在農場上灑灑銀品空間水,隻要範圍不大,它都可以做到“風調雨順”。
可是小鮮要求的是在北校區的C區下雨,這個範圍可不小。小白蛟答應了小鮮的請求,可是要想一次性降雨成功,那也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首先最好選擇“龍工降雨”的時間必須是在夜晚,小白蛟必須在本體原貌的情況下才能行雲布雨。
雖然學柔和小鮮已經事先營造過了有關天空異動隻是做實驗的煙幕彈消息,可是大白天的,一個碟子大的UFO都會被人瞅見,一條在空中扭來扭去的蛟龍要是被人發現了,那還不要天下大亂。
這可是在華科院,全國的怪才天才都集中在這裏,更不用說校區裏還有大量的機器人,也不知它們身上有沒有裝著雷達係統,萬一一個不留神,止不準學校的哪個角落,就射上去一枚某某彈的,這個風險,小白蛟和小鮮都不想冒這個險。
其次,既然叫做行雲布雨,那一定是要在有雲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利於降雨的水汽。
一般來說,雲層越厚,雲層距離地麵越近,就代表了那時的天氣越有利於降雨。
C區的夜晚和白天溫差很大,強烈的溫度對流,更容易產生降雨。所以C區的降雨一直是產生在夜晚,經過了一個白天的酷熱,夜晚的驟然降溫,很容易導致積雨雲的下沉。
C區的天氣大多以晴天無雲為主,一個月裏難得有一兩天,天空會飄著雲。也難怪C區的自然降雨,往往要間隔上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分析了一番後,學柔在小鮮保證能“人工降雨”的前提下,所作的也就隻有耐心等待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在等待合適的人工降雨的天氣出現的幾天裏,張依依也開始和朱麗葉一號學習機器人格鬥術。
課程的經過,用張依依的話來講,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慘烈”。
在剛開頭的一周的時間裏,張依依都是臉上帶著傷或是青腫著臉回到宿舍。
第一天她還會哼唧幾句,接下來的幾天,她連哼唧的力氣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