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登門,汪老夫人讓葉月瑩去見了一下錢夫人和錢姑娘,不過,很快就回來了。
看著葉月瑩手中拿著的珍珠耳環,汪老夫人笑了笑:“錢夫人給的見麵禮?”
葉月瑩點了點頭,將耳環拿給了汪老夫人看。
汪老夫人看了一下,笑道:“這珍珠雖不是上品,但也不錯了,府裏有三個姑娘,錢夫人也算大方了。”
葉月瑩淡淡一笑,沒有說話,可一旁的雪華卻開口了:“可不是大方嗎,大姑娘和二姑娘每人都得了一串珍珠項鏈呢。”
一串項鏈用到的珍珠可以耳朵多多了,汪老夫人一聽,麵色頓時就有些難看了起來。
葉月瑩連忙安慰:“外祖母,你別生氣,我隻是寄居在汪家的一個孤女,錢夫人這樣也是無可厚非的。”
汪老夫人搖了搖頭,歎道:“一點子首飾罷了,我倒還不至於為這個生氣,我呀是生氣你舅舅舅母識不得人!”
“好歹也是官家夫人,姑娘家的一件首飾罷了,要不了幾個錢的,卻非要區別對待,可見那位錢夫人平時為人應該十分計較利益得失,半點不許別人占便宜。”
“你舅舅交到朋友,我之前還蠻高興的,可如今呀,我瞧那錢家不是什麼值得深交之人。”
葉月瑩想到在那位錢夫人打量她時那充滿審視的目光,又想到那位看似天真爛漫,實則句句都在打探套話的錢姑娘,對外祖母的觀點深以為然。
不過,她那舅母和兩個表妹也不是省油的燈,最後誰會吃虧還說不定呢。
她也看出來了,汪家和錢家結交,都存了相互利用對方的心思。
京城這麼大,舅舅偏偏和錢大人遇上了,這還真有點像書中所說的人以群分。
喜歡鑽研算計的人,總是能招來同樣的人。
......
正院,錢姑娘正拉著汪大姑娘和汪二姑娘說悄悄話:“你們知道嗎,過兩天也就是正院初六,淳安公主要在公主府宴請京城閨秀,如今正在到處派發貼子呢。”
汪大姑娘麵露疑惑:“淳安公主?”
錢姑娘知道汪家人剛進京,很多事都不知道,連忙介紹起這位鼎鼎大名的淳安公主來了。
“淳安公主是威遠王和威遠王妃唯一的女兒,哥哥是最年輕的王爺,弟弟是最年輕的國公爺,她這出身背景,放眼整個京城,能越過她的閨秀不足一掌之數。”
汪二姑娘麵露驚詫:“公主不是皇上的女兒嗎?王爺的女兒也能封公主?”
錢姑娘給了汪二姑娘一個少見多怪的眼神:“怎麼不能?在京城呀,隻要能得到皇上的寵愛,就沒什麼不可能的。”
“那位淳安公主啊,可真真是幸運無比,不但和了皇上眼緣,得了皇上的寵愛,爹娘還都是以一等一的厲害人。”
“威遠王就不說了,守衛邊境,驅除胡人,功高蓋世;就是威遠王妃,也功在社稷,培育出的高產糧種如今遍布大夏各地。”
“和各家姑娘聚會時,我們都會提起這位公主,無有不羨慕的。”
說著,麵露羨慕和向往。
“這些年,淳安公主被威遠王和威遠王妃帶著滿大夏到處遊玩,很少回京的,這次是頭一次在公主府舉辦宴會呢。”
說著,神秘一笑。
“你們道為何京城各家的閨秀都想參加淳安公主的宴會?”
汪大姑娘和汪二姑娘對視了一眼,然後齊齊問道:“為什麼?”
錢姑娘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羞射和激動:“因為她有兩個才貌雙絕的哥哥弟弟呀,兩人到現在都還沒定親呢。”
“高門大戶的公子那個不是十七八就成親了,可蕭小王爺如今已及冠兩年了,可親事卻遲遲沒有定下。”
“想來王爺王妃肯定也是著急了,所以才會回京。這次淳安公主舉辦宴會,大家都在說,十有八九是王爺王妃要給蕭小王爺相看親事了。小國公今年也十七了,說不定也會一起相看呢。”
聽這這話,汪大姑娘和汪二姑娘的眸光都開始閃動不斷。
“哎!”
錢姑娘歎了一口氣,一臉遺憾:“可惜呀,我們這樣的人家是沒機會去參加公主府的宴會的。”
汪大姑娘和汪二姑娘也滿臉可惜遺憾。
錢姑娘瞅了瞅兩人的神色,沉默了一下,試探著問出了今天來汪家的最主要目的:“你們家不是和顏家有關係嗎?顏家姑娘必定是要去的,難道你們就沒有法子?”
汪大姑娘和汪二姑娘對視了一眼,都搖了搖頭。
見此,錢姑娘臉色一垮,她就說嘛,汪家能有什麼法子,虧得她今天一大早就起來出門了。
探聽到了自己想知道的,錢姑娘就回了錢夫人身邊,小聲的說了她打探到的消息。
得知汪家沒辦法和顏家搭上話,錢夫人也不想浪費時間了,就帶著女兒告辭了。
然而,母女兩坐著馬車還沒走出汪宅所在的巷子,就看到了公主府的馬車停在了汪宅大門前。
“母親,汪夫人和她那兩個女兒在騙我們,她們明明有門路!”
錢姑娘有些氣急敗壞。
錢夫人想了一下,立馬吩咐馬車掉頭,這次就算是舍了老臉,也要為女兒爭取到去公主府的機會。
她曾偶然聽人說過,威遠王和威遠王妃選兒媳不看門第,隻看小王爺和小國公是否喜歡。
女兒性子雖有些嬌蠻,可卻也天真爛漫,還是很拿得出手的。
若是得了機會,未必不會被小王爺或小國公看上。
與此同時,汪家母女激動萬分的將公主府下人迎進了大門,還沒來得及去正院,就看到錢夫人母女去而複返。
想到自家日後可能還有用到錢家的地方,汪大夫人猶豫了一下,還是笑著讓兩人進了府。
一進門,錢夫人就略顯誇張的向汪大夫人福了福身子,態度比早上來的時候好了一大截。
就是錢姑娘,也極盡親熱的拉著汪大姑娘和汪二姑娘‘姐姐妹妹’叫個不停。
前一刻,還是汪家更仰仗錢家,這一刻,雙方卻掉了個個。
看著錢夫人和錢姑娘賠笑討好的樣子,汪家母女三人的虛榮心都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對於公主府的下人,汪大夫人接待起來有些緊張,錢夫人看出了,很是體貼的在一旁幫著圓場活躍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