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杯酒釋恩仇(2 / 3)

嘉信地產更名為世紀錦湖地產集團,後續的重組方案一經公布,股價就有了強勁的反彈,重新步入市值超五十億港元的大公司行列。

整個過程中最為痛苦的大概就是葛明信、葛蔭均父子了。

嘉信地產30的股權本是他們名下的財產,隻是被質押給彙豐銀行抵債,過了時限喪失了處置權,又給彙豐銀行低價出售給錦湖,股權收購資金剛好抵銷掉他們欠彙豐銀行的債務(彙豐銀行並沒有替他們賣個好價錢的義務),在嘉信地產實際控製權發生轉移之後,特別是錦湖商事與彙豐銀行、國裕投資簽以及上市公司簽署對永嘉大道項目的處置協議之後,那部分被交易的股票市值在短時間內就激增了三倍,逼近十八億港元。

可惜,這一切跟葛明信、葛蔭均父子再沒有任何的瓜葛了,能想象到葛明信、葛蔭均父子咬牙切齒的模樣,隻可惜,他們再不是遊戲規則的製定者了,隻是商場被吞食的對象而已。

入夜前,謝劍南特意讓司機開車載他到淺水灣轉了一圈,看著淺水灣大道左側的深宅大院,宅門深閉,牆頭長著些雜草也無人清理,看不清院子裏有沒有人,一付冷清孤寂的模樣,葛氏父子手頭最值錢的資產也就這處香港樓市最狂熱時號稱值四億港元的豪宅了,前段時間聽說葛明信、葛蔭均父子有意以一億港元低價將這處豪宅出售,誰能想象到鼎盛時香港富豪榜排名第四的葛家會在短短三四年就徹底衰落了?

倒也不能說葛家衰落了。

孫尚義、葛明玨夫婦都是葛氏家族成員,葛明德也是葛家旁支,由於錦湖旗下的核心成員企業從不對外公布財務資料,外界隻能初步估計孫尚義、葛明玨夫婦以及葛明德名下的總資產超過四十億港元。

謝劍南對錦湖的情況更加熟悉,他清楚孫尚義、葛明玨夫婦以及葛明德等人對錦湖最近幾年的飛速發展至關重要,除了親自衝鋒陷陣之外,還為錦湖的前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本——孫尚義、葛明玨夫婦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拋售嘉信地產股票套現資金就超過十億港元的巨資,這筆資金自然也是注入錦湖了——他們在錦湖商事占有的權益不會太低。要知道錦湖從昆騰在線以及全球音樂在線兩家互聯網企業頭上獲得的現金收益就超過十六億美元,拋開這筆額外的非常規收益不算,錦湖九九年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家電、地產、紙業、連鎖賣場等領域的總利潤規模估計能達到十六億美元甚至更高,以通常證券化的計算方式進行比較,將整個錦湖的市值規模估算在三百億美元左右也要算是相當保守的。

就算孫尚義、葛明玨夫婦以及葛明德等人在錦湖占有的權益隻有10,那他們名下的財富估算也差不多在30億美元左右,也要超過葛家頂峰時期的水平了。

香港的財經媒體估算孫等人的財富隻有40億港元,大概隻是以錦湖的淨資產規模來考量,要是孫等人願意以40億港元轉讓他們對錦湖所持有的權益,國際投行大概要為此擠破頭了。

葛明玨是葛家大房長女,孫尚義雖是女婿,卻是入贅葛家,倒是可以說葛家在他們身上中興了,其他分出去的葛家成員即使不再大富大貴,至少也不落魄;真正落魄的也隻有葛明信、葛蔭均父子一支罷了。

謝劍南讓司機將車停下來,他下了車,站在路牙上點了一支煙,看著遠處深藍色的海水,說起來自己還是年盈利超兩億、員工規模近萬人的企業老板,隻是這點成績在錦湖跟前就跟瑩蟲映月一樣,回想起剛回國時的意氣奮發以及那種莫明其妙的傲氣,真是顯得太幼稚好笑了。

謝劍南將煙屁股掐滅在路邊的草叢裏,轉身上了車,讓司機送他去機場。下山時看到葛蔭均駕駛著一輛銀色法拉利跑車錯身而過,他旁邊坐著位穿紅衣的女子,一瞥的印象也是相當的豔麗,謝劍南隱約記得這張麵孔在屏幕裏看到,說不定是香港的什麼小明星。

謝劍南不虞給葛蔭均認出來,見葛蔭均此時依舊不忘豪門子弟開跑車、玩明星的排場,不知道這種生活他還能堅持多久,等車子轉過彎將那輛銀色的跑車徹底裏的甩在視野之外,謝劍南也將葛蔭均這個故人完全丟掉記憶的角落裏去。

※※※※※※※※※※※※※※※※※※※※※※※※※※※※※※※

謝劍南並不想涉足手機業務的決心給華夏電子、NEEC背後的三井物產幹涉到,組建手機部門的事情,他都嚴格防止泄露風聲。為此,許多事情他都親自去做,準備待前期的籌備工作進行差不多時,再知會華夏電子、NEC,那樣能將阻力減到最少。當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就算華夏電子與NEC聯合起來阻撓,謝劍東仍然能以控股股東的身份將事情強硬的推行下去。

謝劍南從香港回來後,在金山呆了兩天,就帶著技術部門的負責人等到建鄴與橡樹園手機芯片研發部門洽談技術上的問題。科王組建手機部門,向錦湖采購ESS基頻芯片組等核心元器件,自然也包括必需的技術支持。

事實上,錦湖能提供的更多,除了核心組件以及必要的技術支持之外,錦湖甚至還提供整機解決方案,但是首先要求科王保證其產品完全向海外市場輸送,國內手機市場暫時還隻有科王高科與聯信才能獲得錦湖的整機技術方案支持,這也是為了保證與聯通的暗盤協議能順利的實施,避免有ESS基頻手機從其他渠道攪亂國內市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