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去核(2 / 2)

王良才也隻是按照傳統模式,做了無蔗糖的版本,以及3%蔗糖版本。緊接著,他取出培養皿,滴上去核操作也,再添加細胞鬆弛劑,然後上覆石蠟油,最後,在微滴中放置羊的卵母細胞。

僅僅是開始階段的小步驟,就讓王良才出了一身的汗,實驗室裏的寒氣,早就感覺不到了。

這也就是院士級的王良才了,換成是其他選手,別說是小新人了,就是以操作著稱的老年教授,或者是初出茅廬的新任教授,都不一定能玩轉這麼幾個步驟。

最起碼,得失敗上一兩個星期,才能百分百的完成既定動作。

考慮到,這裏麵每一次失敗都要浪費一顆乃至於多顆的卵母細胞,就可以想象到經驗豐富的選手的重要性了。

更不要說,接下來的步驟,隻是更複雜的連續動作,更加的考驗手法。

童第周當年能從比利時牛起來,就是他的手法好。

至於他的手法為什麼好?有一個故事專門講述它:當時比利時人民已經開始按時上下班了,科研人員嚴格執行工作要求,吃過晚飯就回家玩耍,童第周一個人泡在實驗室,到晚上兩三點鍾,直到保安趕人才走。

這種訓練手法,隨著童第周回國,也傳了下來。

“你見過淩晨四點鍾的京城嗎?”對於遺傳學的學者來說,實在算不得一個問題。

不如此,如何在苦逼的生物學道路上殺出苦逼的名聲呢。

王良才倒不覺得做實驗苦,比起玄學般的物理,自殺式的化學,生物總算是正常一些,最起碼,能夠通過訓練,提高自己的價值。

羊的卵細胞太貴,可以學童第周同誌當年那樣,做兩棲的蛙類的卵細胞。

但是,超長時間的訓練和集中注意力,肯定還是免不了的。

不僅如此,任何實驗員都很難完美的記得每一個實驗步驟,更不可能隨時獲知科研界最新的研究動向。

這種情況下,還需要不停的閱讀大量的文獻。

即使是有資料組幫忙的情況下,節省的時間依舊有限。

王良才也是先閱讀了操作指南,然後才調整倒置相差顯微鏡的鏡頭,開始對準卵母細胞,並用去核針輕輕的波動,以找準位置。

搓到手酸,王良才終於在固定針的幫助下,用去核針緊貼細胞,吸住了透明帶,從而令去核針保持負壓,然後打開壓電脈衝儀,嚐試用強脈衝擊穿透明帶。

細胞核是非常小的。

細胞已經足夠小了,但是,細胞核相對於細胞來說,更加的袖珍。

要將細胞核從細胞中去除,顯然不是件輕鬆的事。

王良才目前采用的盲吸法,成功率倒是不低,但是,很容易就會吸走太多的卵內物質。

後者是卵細胞發育成胚胎的重要營養成分,吸走的多了,胚胎發育不全,照樣失敗。

王良才也知道這樣的弊端,所以邊做實驗邊思考。

實驗就是這樣,並不存在一種完美的實驗方法,也不可能因為方法不完美,就不繼續進行了。

他會思考新方法,但是,如果沒有靈光乍現的瞬間,那用笨方法做出結果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除非笨方法消耗的資源太多,否則,大部分的實驗,都是由無數個笨方法,連接著幾個靈光乍現完成的。

天色漸明,實驗室裏來的人多了,王良才依舊渾然忘我,繼續工作。

從淩晨四點到八點鍾,雖然幹了四個小時,但就實驗來說,他也才進行了四次而已。

且是失敗的四次。

對於一名習慣了自虐千百遍的實驗生物學家來說,四次隻是開胃菜而已。

清晨九點鍾,穀強施施然的來到了實驗室。

他到的不晚,卻是選擇了先去食堂吃早餐,飽腹之後再過來,卻是第一眼看到了埋頭苦幹的王良才。

“來的倒早。”穀強不禁撇撇嘴,腳下的步子卻是快了三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