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婧還沒有做好讓趙丹峰見家長的準備,當然,這並不是說胡婧不把趙丹峰當做可以一起走完人生剩下時光的伴侶,把趙丹峰當凱子玩。畢竟胡婧才二十歲,而不是趙丹峰這樣一個實際三十多,沒皮沒臉的摳腳大漢。心理想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不能用更成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
讓胡婧做出帶男朋友回家這種事,畢業後可以接受,畢業前,那是不行的。談戀愛當然沒問題,一直熱衷於此的老媽很支持女兒談戀愛。胡婧要考上的是師範學校,家裏肯定不這麼想。但胡婧上的是中戲啊,學的是表演,未來她不幹演員也不會幹什麼。演員能幹嘛,進劇團?現在多少劇團活不下去了。
是個老師,那就妥了,未來的路是一條可以預見的坦途,從工作到退休,甚至到駕鶴西去,都無需擔憂。但演員這東西,胡家不是演藝世家,沒這個底子。到底胡婧是個女生,要是個男生也就放任自流了,女孩嘛,難免多一份擔憂。所以自從上了大學,家裏的態度就有點矛盾。
既希望胡婧可以平平常常的,畢業後有個好工作,好歸宿。又覺得演員這麼顛沛流離的職業,還是需要早點為未來做考慮的,那麼早點談戀愛,是不是會多一點選擇。
胡家人都知道胡婧有個男朋友,這不是猜的,是胡婧自己說的。帶著家裏人去看《愛情麻辣燙》的時候,公主就驕傲的介紹過,那是自己男朋友。但男朋友歸男朋友,和老公是兩個概念。好比一個女生可以肆無忌憚的喊所有男生歐巴,隻要夠嗲就好。但男票這種稱呼,要衝著每個人都叫,那是需要不要臉或者喝醉了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雖然兩個人過的是小兩口才有的日子,性質上改變不了依然是男女朋友的本質。所以胡婧有些怕在合順,在靜園,讓趙丹峰遇到自己老爸老媽。這不就和丈母娘來看女婿一個道理,公主還沒做好成為皇後的最後心理建設。身份的轉變是大事,好些個婚前恐懼症不都這樣嘛。何況大敵當前,趙丹峰的事情可以排在後邊。
顯然爸媽來看自己演戲是一方麵,看趙丹峰是另一個目的,自己可是告訴過家裏這部戲趙丹峰也會演的。爸媽對趙丹峰的興趣那可是很大的,自從《彩雲之南》唱遍滇南之後,甚至成為了滇南的文化標誌。這種自豪感來自於女兒的男朋友,特別還把版權送給了胡婧。要知道為此當地有關部門可是跟胡家好好談過,包括解決胡婧畢業後的工作問題什麼的。唯一目的就是,隻要胡婧授權免費用,一切好商量。
沾了女兒光,兩口子這兩年走路上都是鼻子朝天在走路。認識的誰不知道代表著滇南符號的那首歌是屬於自己女兒的,那個自豪和驕傲啊,不是言語能表述的清楚。真是人生第一次體會到,錢真不是萬能的,起碼這種成就感和虛榮心,不是錢換的來的。
為此兩口子很是喜歡趙丹峰,這種喜歡不免有些愛屋及烏的情緒。所以好奇心是難免的,一聽說趙丹峰也會拍這部戲。兩口子一商量,去瞅瞅女兒找的好男朋友,滿足一下好奇心。兩老口當然不知道給自己女兒出了多大一個難題,當然,胡婧的煩惱更多的隻是出於小女人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