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重要嗎?(1 / 2)

腦膜瘤,顧名思義,便是顱內腫瘤。

宋柏彥接過裴時聿遞來的報告,是ASCO出具的診斷書,上頭全是英文,卻不妨礙他尋找‘tumour’的字眼。

“還好發現得夠早。”裴時聿又開口。

總統體檢,一般不會做腫瘤篩查。

按照慣例就是測血壓、血糖、膽固醇還有直腸癌與前列腺癌篩查。

隻是上回宋柏彥提出要給肺部做個檢查,裴時聿幹脆就在體檢時加入了更多項目。

沒成想,真查出了問題。

“CT片子顯示,腫瘤在3毫米之內。”

這個大小,屬於早期的良性。

如果不是他留了心,不一定會注意到那顆‘小米粒’。

若是發現不及時,任由這顆腫瘤長下去,四五年後很有可能惡化,屆時再接受治療,多少有些晚了。

裴時聿將一份治療方案遞到辦公桌上:“這種情況,通常是選擇手術切除,初期腦膜瘤體積還比較小,與周圍的腦組織黏連也不嚴重,手術難度不大,效果也比較好。”

宋柏彥放下CT報告,問他:“能百分百治愈?”

“確定為良性,早期基本可以治愈。”

倘若術後發現腫瘤為惡性,後續還得配合放射治療。

有些事,目前尚不能下斷論。

畢竟現階段隻是拍了一張頭部CT。

裴時聿見宋柏彥翻閱方案卻未馬上做出決定,也猜到宋柏彥的顧慮,宋柏彥繼任總統未滿一年,此時若傳出生病入院治療的消息,還是腫瘤這種大病,必然影響支持率,也給了反對派一個找事的絕佳時機。

裴時聿道:“這兩天,您要是抽得出時間,我建議去陸軍醫療中心再做一個頭部核磁共振掃描。”

這次檢查自然是封鎖消息的。

“您覺得沒問題的話,我就先去安排。”

宋柏彥抬頭:“像這種良性腫瘤,保守治療能壓製多久?”

裴時聿如實回答:“這個因人而異,不過——”

“不過什麼?”宋柏彥問。

“不過保守治療的患者,大多會出現頭痛等症狀,早晚最常發作,腫瘤增大壓迫、侵蝕周圍腦組織或引起顱內壓增高所致,嚴重的,還會嘔吐暈眩。”

到最後,還是得進行切除手術。

“當然也有通過保守治療控製住病情的。”

隻是這屬於小概率事件。

這樣的幸運兒,終歸是少數。

宋柏彥將方案本擱回桌上,裴時聿補充道:“這隻是參考方案,具體怎麼治,還得結合您的MRI(核磁共振)結果。”

現在手術,無疑不合時宜。

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一旦入院就容易走漏風聲。

如今國家一切事務都在宋柏彥的掌控之中,倘若住院治療,即使有副總統頂上去,也意味著這個國家的運行會暫時離開他的視線。

某些政策的落實,必然受到影響。

唐黎說來公司辦事是借口,所以一回IMG她就去了地下車庫。

自從成為藝人,也養成得空就刷熱搜的習慣。

一上車,唐黎就打開V博APP。

然後,她發現左家走私案上了熱搜榜一。

官媒報道的這則新聞,熱度不比明星戀情瓜來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