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當年事(2 / 3)

但出乎意料的,是楚孝通拒絕了這些暗示,表示自己隻愛王氏,今生除了王氏,誰也不娶。

許多人都覺得他當時要走的是孤臣的路,並不相信他的話,哪知後來他真的做到了承諾,終生未曾變心。

王氏後來求醫問道,終得有孕,在楚孝通二十七歲那年,生下了楚孝通唯一的兒子,至此肚子再無動靜。

她為人粗鄙,神都中很多夫人看她不起,但她卻很得楚孝通敬重。

這位手掌刑獄,殺人如麻的煞神,除了有罵名之外,懼內之名也與他的惡名並存於世。

可惜王氏不知是不是早年積勞成疾,兒子還未成年,便早早去世。

她死之後,楚孝通並沒有續弦,也沒有納妾,而是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成人。

每年甚至會告假兩月,在她墳邊結了一青廬,替她守墳。

他對唯一的嫡子愛若至寶,仿佛將母親、妻子去世之後的唯一柔情傾注到了兒子身上。

家中的晚輩盡數都習武,安排入刑獄之中任職,沾染滿手血腥。

但唯獨這個嫡長子,隻喜歡讀書,從不沾官場之事。

縱然楚少廉已經三十有九,在外人看來不事生產,但楚孝通對這唯一的兒子卻是寵愛有加。

楚家裏可以得罪任何人,有時楚孝通心情好了,下人甚至可以壯著膽子與他說笑兩句,但唯獨不能冒犯的,便是這位大公子。

得罪楚孝通尚有活路,但若是對大公子不敬,楚孝通殺人不眨眼睛。

此時這位地位獨特的大公子手拿書信,仿佛在想什麼事,大管事內心十分好奇,卻仍是不敢冒犯的抬頭去看他的神情。

良久之後,這位大公子長長的歎了一聲,問:

“這位姚太太來的時候,說了什麼?”

他手指修長,聲音溫和,卻不怒自威。

大管事將背彎得更低,恭順的將守門小廝的話傳了上來:

“這位姚太太說,她想要替一位您當年的故人之後求個情。”

“故人啊……”

楚少廉輕輕的歎了一聲,又搓了搓手中的信,似是輕聲念了兩個什麼字。

不過他聲音太低了,又含糊不清的,大管事隻隱約聽到他在說什麼‘歸’亦或是‘龜’,待要細聽,他又已經收拾了心情,溫聲問:

“近來刑獄之中,可曾捉拿了姓蘇的人?”

姓蘇?

大管事聽聞他的問話,腦海裏迅速思索開來。

他在楚家為仆多年,對楚家每一位主子的社交關係、喜好了如指掌,卻並不知道楚少廉有與姓蘇的人關係親厚之事。

想到姚太太,他不由記憶極佳的想到了一樁小小的陳年舊事。

大約是十年之前,這位兵馬司的姚指揮使受調入神都任職,曾拿了拜禮上楚家的門。

這樣外地入京的官員前來楚家拜會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每年楚家接待的這樣的‘客人’多如過江之鯽。

當時的姚翝不過六品官員,在大管事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不要說見楚孝通,甚至都不值得大管事見他。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得到了楚孝通的親自發話,他說:不要讓這姚家的人,踏入楚家的大門!

正因為這樣一句話,哪怕是事隔多年,大管事依舊牢記於心。

那時的姚翝地位卑微,本來不可能有本事得罪當年已經大權在握的楚孝通,可偏偏事情就是發生了。

這件事本來成為了大管事心中的一個迷,本以為此生難以解開,卻沒想到今日替大公子親自送的一封信,仿佛令他摸到了迷底的一角。

大管事心中想著事,嘴裏卻不敢怠慢,恭敬的回道:

“有沒有捉拿姓蘇的人,我不知道,還需要回頭查過之後,再回報公子。”他語氣頓了頓,接著道:

“但我知道,前兩日,姚家卷入了一樁案子,楚三爺抓捕了姚家的人,除了兵馬司指揮使姚翝外,還有他的一雙妻外甥。”

他話中的‘楚三爺’正是楚少中,在楚家排行第三。

“妻外甥?”

楚孝通聽聞此話,不由愣了一愣,接著沉默半晌,點了點頭,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