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一年複一年(1 / 3)

智瑤當然不是要把智開放逐,隻是智開從小錦衣玉食不說,二十多年以來過得也是非常順風順水。

有些年輕人不喜歡“玉不琢不成器”這一句話,認為長輩壓根就是沒事找事,刻意製造一些困難去刁難小輩。

然而,人過得太順真不太好,尤其是一些注定要承擔重任的人。他們一旦過得太順的話,突然間遭遇到挫折很難扛住,偏偏又沒有第二次機會,一下子不止自己廢了,遭到拖累的那些人該是何其無辜呢。

“太子已至‘巴’城。”智瑤真不知道這個‘巴’城是現代的重慶。

有人會將智開遭遇了什麼和正在做什麼彙報給智瑤知曉。

同時,智瑤和智開也保持著信件交流。

智瑤事先就知道前往巴國的路不好走,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讓智開在那邊待上兩三年。

至於智開會不會出事?沒有人敢百分百進行擔保,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杜絕人為疏忽導致的意外發生。

別人可以在夏季之外趕路,智開被嚴格限製在夏季。這個就是一種保護措施。

芬嬴得知智開會離開兩年以上的時間,沒有選擇與智瑤鬧,隻是經常會一人偷偷流淚。

母親都是這樣,女兒在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煩,一旦長久沒有見到兒女又會稀罕,情緒上會顯得比較感性。

“太子此行收獲良多,為儲君者,應有如此磨礪。”芬嬴不知道是不是在安慰自己。

木已成舟無可改變,鬧隻會惹人嫌,並且表現得很不像是一名王後。

當然了,隻要智瑤不親近另外的王子,給予他們莫須有的希望,芬嬴能夠忍耐的事情簡直太多太多了。

換作智瑤突然重視起某位王子,哪怕是智開一母同胞的弟弟,看看芬嬴到底會不會鬧。

智瑤作為一國之君需要顧及的事情太多,首先保證國家的安穩以及持續發展,再來才是親人,親人之中又以對智開的關注最多,其餘的親人不是刻意造成,隻是免不了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這是事實,尤其像智瑤有那麼多的子子孫孫,好些子女不光沒能記住名字,臉龐也沒有記住一張,更不用說內外的孫兒輩了。

“走罷。”智瑤說著站起身來。

今天又是原國王室出城圍獵的日子,一同參與圍獵的還有在都城的勳貴與官員。

換作是在其它年代,每年要搞也是搞祭祀類的活動,以圍獵來作為重要節目,少不得被讀書人各種噴。

秋高氣爽的天氣很適合外出,圍獵的場地在“中京”南麵的濮水北岸。

同樣是在今天,普通人也會結伴,再帶上家中的妻兒外出狩獵。

因此,每年八月十五左右進行狩獵已經成了原國的一種節日。

中秋節被這麼一搞,真不是智瑤故意導致,隻能說一次意外。

話又說回來,春秋戰國、秦一統、東西兩漢,一直到南北朝並沒有中秋節這個節日,需要到唐初才確認為一個節日。

唐宋時期的中秋節沒有吃月餅的習俗,到元末年才出現,並且起因是義軍用藏在糕點的紙條用來傳遞信息,隨後也才有了月餅中藏了硬幣或紅棗等等,吃到代表好運的習俗。

在原國,白天進行狩獵,當夜會在野外不歸家,圍坐在篝火邊上烤打來又經過處理的獵物,提前過上了在月色下燒烤的日子。

智瑤每年會在今天記住一些後輩的名字,原因是他們在圍獵上表現出色。

圍獵嘛,不是純粹的狩獵,圍獵講究的是分工合作,涉及到了管理以及團隊成員調派。

這種活動隻有協調性很強的團隊才能取得更多的收獲,能夠看到每一個擁有團隊的人,他們的各項能力。

能夠在圍獵上表現優異,起碼指揮一隊人馬作戰的問題不是太大,當一個基層或中層的軍官也能合格。

“諸卿教子有方,寡人深感欣慰。”智瑤不是在裝逼,真心為了一些後輩的表現感到高興。

作為人父,有子嗣被君王高看一眼,肯定是既欣慰又覺得未來有盼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