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如火如荼(1 / 3)

“將軍,越軍傷亡過半仍舊死戰不退。”

司馬穰苴埋首於沙盤,抬起手臂擺了擺表示知道了。

原軍跟越軍的交戰已經曆時兩個多月,戰場從“穆棱”打到“鄆”,又從“鄆”一路向南,先後在“其”、“諸”、“無婁”進行交戰,一直到如今距離“琅琊”的北麵三十裏外。

負責阻擊司馬穰苴親率原軍主力的是文種所部,雙方一再激戰之下,文種手裏從原本的六萬大軍一直減少到不足三萬,退到“琅邪”三十裏外則是死硬頂著不退了。

越軍折損過半,原軍這邊傷亡僅有四五千。這個其實是越軍著實不適合打正麵交戰。

講實話就是,不管吳國還是越國的軍隊都不擅長進行堂堂正正的陣戰,他們對埋伏、偷襲之類的戰法比較適應。

文種硬扛著當然是在創造機會,為的是讓越王勾踐有重新將“琅琊”奪回。

之前,司馬穰苴分兵,三萬原軍直襲“琅琊”,曆經一番苦戰成功攻克“琅琊”,並且還奪取了一部分船隻。

更多的船則是越國水手察覺到不妙,提早升起船帆出海了。

在越王勾踐從東萊方向回援之後,越軍僅僅打造了一些攀城用的梯子就開始攻城,固然有趁原軍不熟悉“琅琊”速攻的考慮,何嚐不是越王勾踐真的非常在意“琅琊”的歸屬呢。

因為三萬原軍以營寨和城池成為掎角之勢而守的關係,再來就是有文種率軍在中間攔著,司馬穰苴已經跟“琅琊”那邊的友軍失去聯係。

按照道理,司馬穰苴應該強勢進擊,趕緊與“琅琊”的友軍會合。

可是呢?司馬穰苴追著文種所部來到“琅琊”北部三十裏外,先是讓部隊進行休整不提,後麵也隻是將部隊分為兩個部隊采取輪番攻勢。

“狐將軍所部,今在何處?”司馬穰苴頭也不抬地問道。

有人答道:“狐將軍所部應是‘渠丘’一線?”

這個狐將軍就是狐尤,他帶著一個在齊地征召起來的軍團,分屬給了司馬穰苴指揮。

司馬穰苴並沒有讓狐尤率軍與自己會合,命令狐尤帶著一個軍團進入莒地,清剿當地越軍的同時,接管各個城邑。

原國是以解放者的身份進入莒地,受到了莒國臣民的歡迎,處處上演“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一幕幕。

如果原軍真是“王師”的話,不會在解放各地後進行接管,應該讓當地的貴族重新主事。

奈何越國入侵莒國時將莒國的國君以及許多大臣抓了去,給了原軍先進行接管,等後麵迎回莒國君臣再行處置的理由。

當然了,原國已經將各個城邑接管,不可能再歸還給莒國,乃至於以後都不會再有一個莒國。

狐尤統率一個軍團解放莒地之後,執行司馬穰苴的命令繼續向海邊進發,會一直進軍到一個叫“紀鄣”的海邊城邑。

這個“紀鄣”一點都不出名,它卻是把控著從“琅琊”到越國本土的陸上要道。

如果越軍想從陸地撤回本土,他們不可能再向北邊移動,肯定會想著走沿海退回去。

所以能明白司馬穰苴讓狐尤率軍占領“紀鄣”是為什麼了吧?

盡管沒有收到來自“琅琊”的戰報,司馬穰苴卻能從沒有收到戰報來判斷出那邊的交戰一定異常激烈。

明顯就是越軍派出了大批斥候截殺原軍的斥候,為的就是封鎖“琅琊”的戰況。

越王勾踐封鎖消息,一定會對“琅琊”采取不惜代價的猛攻,爭取在文種所部崩潰前攻下“琅琊”,使用“琅琊”的城防據守,再扛住司馬穰苴的這一部分原軍。

東萊被越軍占領之後,抵抗越軍的本地勢力已經大半覆滅,選擇歸附越國的本地勢力則是被越王勾踐帶著前往“琅琊”了。

曆經一番征戰,越王勾踐本來手裏隻有三萬越軍,走了東萊一大圈變成麾下五萬餘部隊。

明明猜測出越王勾踐算盤的司馬穰苴為什麼一點都不著急?一來是這一路的原軍有三萬,再則是有據城而守的優勢。他們怎麼可能輕易被越王勾踐消滅呢?

另外,司馬穰苴手頭除了陸上三個軍團的兵力之外,還有一支數量接近兩個“師”的水軍部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