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處心積慮(1 / 3)

直接殺掉對方首腦,再去吞並勢力?這種做法具有可行性,問題是顯得過於粗糙,想要整合的麻煩不會少。

近些年秦國與代國合作了很多事項,見麵就談友誼,動輒就是兩嬴為一家,抱團取暖的成份居多,真沒有認知到了兩家隻有合為一家才有出路的地步。

秦軍約定日期而戰果然成功欺騙了義渠,兩天後的淩晨做到全身而退。

周邊的異族都覺得諸夏列國講信譽,作為異族的他們也幹不出約戰卻逃跑的事情,哪怕知道秦國在諸夏列國中比較特別,義渠怎麼會知道秦國這麼不要臉呢。

等待義渠發覺秦軍逃跑,盛怒之下出兵追擊。

秦軍的輕騎兵與代國的騎兵合作伏擊了前來追擊的義渠萬餘人騎兵,雙方廝殺了一整個白晝的時間,以義渠敗退而落下帷幕。

“義渠可知原國發兵之事?”趙毋恤重新跟秦君刺會合,問起了這事。

秦君刺被問得陷入遲疑,想了想如實答道:“未可知也。”

關於義渠人知不知道秦國麵臨的險境,著實是有些不太好說。

義渠存在的時間挺長,隻不過他們跟諸夏這邊很不一樣,概略來說就是義渠人更加愚昧一些。

諸夏這邊的各國對於邦交早就玩得很熟絡,義渠人還停留在等待有需要再去找人,找到人先吆喝一聲,願意合作就一塊喝頓酒,不想合作互相都別浪費時間立刻轉頭走的階段。

在軍事思想方麵,諸夏已經整理出了一套套理論,義渠人玩得就是跟著感覺走。HTtρδ://wωw.ξWΧs9.Org

簡單來說,義渠連文字都沒有,不具備成體係的教育,可能有天賦異稟的人,知識卻無法使用更科學的方式傳給下一代。

另外一點,諸夏這邊的列國,他們認定誰是敵人會花更多的心思打探消息,包括義渠、白翟、樓煩等異族勢力極可能字典裏連“情報”這兩字都沒有。

先進文明遇到落後文明為什麼能進行各種碾壓?不是簡單的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從思想到做事方式的各方各麵都存在差距,落後要挨打絕對是至理名言。

為什麼兩宋碰上遼國或金國是被暴打的一方?兩宋或許在文學高度上碾壓遼國或金國,但是國家政策先天走歪,再加上武器裝備與軍事思想真沒有多少勝過遼國和金國的地方。

他們合兵一處,退到了汧水的上遊。

這個地方在“雍”西北方向的兩百裏開外,距離另一個異族勢力烏氏僅有八十裏不到。

烏氏同樣是一個曆史很悠久的部落聯盟,隻是比起尋求擴張的義渠,他們顯得相對溫和。

秦國跟烏氏的聯係很頻繁,尤其是智氏對騎兵進行改革之後,秦國加強了跟烏氏的貿易,主要是以各種物資向烏氏購買馬匹。

不得不說的是,烏氏人很會養馬,同一類馬在烏氏人的牧養之下會更加膘肥體壯。

如果不是秦國一再出了意外,秦庭已經有計劃對烏氏實施兼並,為的就是肥一波的同時,獲得烏氏人的養馬技術。

兩國關係不錯,秦國卻是想要吞並烏氏?這不能說秦國不是個東西。

國家與國家之間隻有在互相奈何不得對方的前提下會講友誼,打得過要不要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輪到明明有能力吞並一個國家,不會有任何第三方來阻止或有能力阻止,吞並了也能獲得極大好處,偏偏礙於友誼什麼玩意之類不去吞並才顯得愚蠢透頂。

一句話來概括國家的準則:國與國沒有愛恨情仇,隻有利益永恒。

趙毋恤一次與秦君刺的再次會麵,談了一些事情,比較突然地問道:“我可有得罪孟氏?”

這個“我”指的是趙氏代國。

秦君刺心裏一突,佯裝不解地反問道:“何有此言?”

趙毋恤說道:“孟氏力破目視寡人,眼中難掩殺意。”

秦君刺做出一個愣住的表情,卻也是真的愣住,一點都不帶假裝,回過神來不是那麼確定地說道:“或是伯魯歸降原國所致?”

沒有什麼軍事才能的趙伯魯並沒有隨軍出征,秦國都城“雍”被原軍奪占,眾多被俘的人之中就有趙伯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