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不為天子,當做人皇(2 / 3)

一陣陣的撞擊聲傳入了很多人的耳朵裏。

那是原軍的攻城車已經推到城門位置,使用撞門錘正在撞擊城門。

城牆之上有鄭軍士兵冒死扛起石頭往下砸,奈何攻城車的頂上有防護裝置,砸下去的石頭與盾牌發生碰撞,發出一聲沉悶聲響就滾落到旁邊去了。

攻城車自帶護頂,形狀為一種容易卸物的三角結構,之所以後來會再加護盾牌以及一層蒙皮的原因是,鄭軍學會了播撒火油再射出火箭。

看某些城牆段,一些鄭軍士兵保護著一團團帶有金屬鉤的繩索,他們是在等著原軍的攻城塔被推上來,到了合適的距離再拋出帶鉤繩索,勾住攻城塔就該嚐試拉著傾倒了。

有矛就有盾的道理一直是那樣,鄭軍吃了教訓總會想方設法反製,一些新的守城用具也就會被發明出來。

如果鄭軍吃了一次次的教訓仍舊不思反製手段,他們簡直不配當靈長之首的人了。

所以,原軍的攻城車一次次撞擊可算將門給撞爛,往裏一看城門洞竟然被堵死了!

什麼情況?

一般的守軍不會輕易將城門洞給堵死,不止是堵死等於放棄了反攻,還是將自己完全置於死地。

現在鄭軍竟然將城門給堵死了?如果所有的城門都被堵死,擺明鄭國君臣就是想要與城池共存亡了啊!

接到彙報的智瑤一時無語。

攻城的話,能夠從城門攻進去當然最好,要不然攻占某些城牆段,怎麼下去依舊是一個問題。

城池的防禦設施從來就是防外不防內,換作原軍沒有占據太大優勢,有足夠的信心扛住鄭軍的反擊,一應攻城器械其實並不適合拉進城中再吊上城牆,理由是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城牆很容易被守軍奪回去。

事實上,很多攻城部隊明明占領了一些城牆段,礙於城牆防外不防內的設計,城牆段的控製權很容易就被守軍給奪了回去。

“君上,下令拋油罐罷。”司馬穰苴建議道。

拋石車能投擲石塊,憑什麼不能投擲其它東西呢?

智瑤一直以來都在保持克製,使用常規手段進行攻城。

為什麼那麼說?如果原軍使用拋石車投擲火油罐再以任何手段引燃,乃至於收集屍體不斷拋進去,等等的攻城方式,它們就叫非常規手段。

越來越多的大臣出聲,附議了司馬穰苴的意見。

“鄭軍負隅頑抗,理當遭受天譴!”智徐吾說了一句神神道道的話。

天譴?其實還不是人為,要命的是人總愛給自己的行為附上另外的意思。

智瑤早就拿定主意,完成天下一統之後,不會學習姬周當老天的兒子。

倒不是封建迷信要不得什麼的。

可是去除迷信真的能夠更容易走上科學進化道路,關於這個論斷早就被證實了。

“局部投擲罷。”智瑤說道。

位處中原腹心的“新鄭”具有很大的戰略價值,能夠保留的話,精力保持其完整,未來能夠給原國更多的戰略空間選項。

原軍開始投擲油罐了,並且還是先點燃油罐的布條,再投擲出去的方式。

攻擊方與防守方就看到天空下起了火雨!

那是油罐點燃,投擲出去後火油被灑出,火油在半空被引燃,飛行過程中不斷向下拋灑的景觀。

智瑤看到己方的一些士兵被火雨灑中,隊列一時間亂起來,周遭袍澤手忙腳亂幫忙滅火,看得臉頰一陣陣抽搐。

其餘大臣的臉色一樣不好看。

火油罐事先點燃再投擲而出,肯定會在飛行的過程中發生滾動,有滾動就會灑出火油,火油再被燃燒的布條引燃;不完全封死一來是辦不到,再來是極容易發生意外導致爆炸,算起來是很基礎的科學,對吧?

原國有了很多種先進的器械,一些該有的知識卻是沒有掌握,其中包括使用遠程武器的“彈道學”知識。

或者也不能說現在的人不懂彈道學知識,隻是不被那麼命名而已。人們很早就在投擲帶有殺傷性的工具用以狩獵,後來製作出了弓箭,一代代的人肯定會涉及到相關的知識,沒有能夠歸納成為學說再進行正式命名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