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這是在為難寡人啊!(1 / 3)

從一開始到隻剩下零星的火勢,大火連續燒了四天。

當然不可能所有楚軍葬身火海,真正被烤焦的不到兩成,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死於濃煙之下;幸存下來的約有三成左右,大多數是傷患。

而幸存者的三成之中,約是半成逃進了“新鄭”城內,其餘都成了原軍的俘虜,其中包括了楚君中。

本來的事情,楚君中身份特殊,會得到最好的照顧,有的是願意為他赴死的楚人,幸存下來的機率肯定最大。

“寡人暫不見楚君了罷。”智瑤得知楚君中瞎了,不知道是永久失明,還是短暫性失明。

身處濃煙之中,眼睛確實很容易出問題,大多數幸存下來的楚軍士兵,他們的眼睛都有或大或小的毛病。

這些幸存者還麵臨著其它的煎熬,呼吸了太多的濃煙與灰燼,呼吸道乃至於肺部都可能出現了問題,具有咳嗽症狀的同時,吃什麼喝什麼會有嘔吐的症狀。

身份特殊的楚君中以及其他楚國貴族還有小米粥養著,其餘的楚軍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最終能活下來多少人,隻能看他們身體素質帶來的恢複速度。

其實,智瑤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俘虜活下來。

兩國相爭出現死傷很難避免,戰陣之上死了不怨誰。

原國沒有太嚴重的糧食危機,不用對俘虜采取殺戮手段,來避免缺糧之下俘虜發生暴動。

司馬穰苴一一記錄智瑤的指令,隨後說道:“此一戰,十餘萬楚軍覆滅,楚君淪為俘虜;再行殲滅昭固所部,楚國若無二十年絕難恢複元氣。”

“我怎麼可能給楚國二十年的時間。”智瑤心想。

兩年之內,楚國前前後後損失了約十七八萬人,並且多數還是壯年男子。

楚國的總人口到底有多少呢?估計連曆代的楚國君臣自己都不清楚,到了楚君中這一代估算約是有三百八十萬吧?

有了總人口的猜測,肯定需要區分年齡層與性別,哪怕楚國有三百八十萬的總人口,失去十八萬成年男子也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並不是說這十八萬楚人都死了,他們之中的十一萬餘成了原國的俘虜,不能再算是楚國的可利用人口。

所以,所謂的被消滅,真的不是人全死了,遭到俘虜以及失蹤,不再成為有效戰力,皆會被算在消滅範圍之內。

智瑤問道:“寡人若是此時勸降鄭君,可成?”

司馬穰苴反問道:“君上以何勸降方式?”

如果是讓鄭國君臣放棄抵抗,整個鄭國成為原國的一部分,想來鄭國君臣會選擇死硬抵抗到底。

換作是仍舊讓鄭國存在,他們能夠保留“新鄭”的同時,原國隻是要求鄭國進行割地,隨後鄭國成為原國的小弟,鄭國君臣選擇投降的機率會有無限大。

現在的鄭國除了“新鄭”之外,他們還有南部以及東部的疆土,其實並不是智瑤勸降的絕佳時機。

司馬穰苴私下猜測:“難道是君上疲憊了,打算暫時放棄征戰?”

算起來,原國自建立以來年年征戰,大多數時間還是智瑤率軍親征,有所疲憊是比較正常的事情,尤其智瑤不光要顧及自己,還需要考慮整個國家的各項狀況。

那麼,智瑤感到疲憊了嗎?並沒有。

隻不過,一國之君長期統兵在外,對國家著實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在其它各方各麵,原國的民生狀況有好有壞,總體來說還能繼續撐下去。

以軍民的意願角度,原國則是舉國陷入狂熱的征戰熱情之中。

沒有太複雜的原因,當前改變自身命運的方式不多,入伍征戰是絕大多數人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方法,能夠參戰隻會感到欣喜且充滿期待,暫時沒有受到征召的人則是盼著自己某天能夠踏上戰場。

某種角度來說,智瑤麵對舉國上下狂熱的征戰熱情擔憂多過於欣喜,深怕遭到一次挫折之後,來個物極必反的現象。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狂熱的好戰沒什麼,不具備軍事技能的好戰則就顯得很不應該了。

智瑤對智氏的每年兩次集訓才展開六七年,並且是一種緩慢鋪開的方式,可能有些地方已經集訓七年,另一些地方才開始一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