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態勢逐漸明朗(2 / 3)

想抱孫武大腿的意思讓韓庚表達得那麼清楚,弄得智瑤想拒絕都不好意思了。

智瑤隻能說道:“如此,侵入楚國本土之兵再添一‘師’。”

原國現在不適合內亂,智瑤並沒有趁機將韓庚葬送掉的想法。

再則說了,想要解決韓庚有很多種方式,何必拿軍國大事做代價,並且讓幾萬人隨之陪葬呢?

韓庚見智瑤答應下來,心裏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一種忐忑的情緒卻湧了上來,心想:“我南下之前,該做的準備不能少啊!”

他相信智瑤在當前局勢下坑自己的機率很小,凡事不還講一個萬一嗎?

隨後,智瑤將孫武請來,親自說了剛才的事情,隨後說道:“司徒與國尉乃是國中重臣,事可為而為之。若事不可為,不為便是。”

其實就是一種表態,關心國之重臣的安全,表達了充分的信任,給予了便宜行事的權利。

孫武說道:“臣定當全力輔佐司徒。”

本來還沒有多想的智瑤,聽到官職稱呼稍微愣了愣神。

原國不算是草創,又在周王室三公九卿製度上進行了借鑒,某種程度上在管理班子可能比周王室更完善一些。

以職權來區分的話,司徒其實就是執政的副手,算起來是一種文職。

現在,司徒要成為遠征軍的主將,擺明了就是文武不分。

“文武分明是兩宋的事吧?在北宋之前,有能力的人,誰不是文能安邦治國,武能上馬定乾坤。”智瑤將文武有別的心思壓了下去。

文武進行嚴格區分對一個國家當然有必要,隻是帶來的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看看兩宋和有明一朝就知道是什麼後果。

一個國家的大多數時間肯定處在和平階段,失去用武之地的武將一方能不失去話語權嗎?一旦文官長時間掌握優勢,他們必然會一再打壓和剝奪武將的權利。

互相競爭其實沒什麼,要命的是後麵文人會鄙視武人到連覺得進行鍛煉都是一種粗鄙的行為,搞得文人全身上下死得隻剩下一張嘴,偏偏還不承認自己是個廢物。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製度,追求合適才是最重要。

當下遠遠沒到智瑤煩惱文武不分的時候,將飄散的思維收回來,靜靜聽著韓庚與孫武商量進軍路線,入侵楚國的原軍又該是以攻打哪些地方為目標。

聽兩人的討論,他們很明白自己南下的目的,不是攻占多少土地或掠奪多少人口、資源之類,簡單直接的就是造成楚國更大的恐慌和破壞。

智瑤看他們停下來望著自己,回應道:“暫罷魯地用兵?可也。”

原軍現在還沒有全麵占領魯地,也就是魯國還在苟延殘喘。

為了給主戰場和其餘戰場服務,智瑤當然不在乎從魯地撤兵。

“魯國現在多的是嘴強王者,真正能打的就一個子路,但是子路又遭到三桓的極力打壓。他們的存在威脅不大,今次無法一舉滅亡隻是我用兵不多,時機合適他們撐不過下一次,我一點都不著急。”智瑤對這點有著清醒認知。

六天之後的某個夜晚,以韓庚為主將的南下大軍,他們趁著夜色離開了。

一直在密切注意原軍狀況的楚軍斥候,他們對那麼大的動靜不可能出現疏漏,將消息報回去之後,會引起聯軍高層什麼樣的反應則是不得而知。

隔天,智瑤接到彙報,說的是楚軍再次分兵,抽出三萬大軍向南方運動。

這三萬楚軍到底是撤回國內,還是調去加強糧道的保衛,幾天之內就會有確切消息。

原因?原軍的斥候和偵騎也在密切見識楚軍的一舉一動。

剛剛從齊地被調過來頂替孫武位置的司馬穰苴說道:“如此說來,留在此處之楚軍,不過十二三萬?”

之前,司馬穰苴一直在擔任齊地總督的性質,本來還負責釣魚並宰魚,後來形勢發生新的變化,釣魚計劃遭到中止。

智徐吾說道:“魯地楚軍約四萬,‘虎牢’楚軍約五萬,另有六七萬眾看顧糧道。此地楚軍絕不過十二萬。”

楚國前前後後調了多少兵力北上,估計連楚國君臣自己都算不清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