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怎麼組裝一艘宇宙飛船,然後呢?連宇宙飛船的零件都不懂怎麼製造,組裝空氣去啊?
“君上,重步出戰已有半個時辰。”
智瑤沒有忘記。
負重過多對體力的消耗會更大,再基礎不過的道理了。
僅是走路都會消耗大量體力,何況是進入作戰狀態呢?
看看常備軍重步兵的戰法,他們使用的是交替漸進的攻擊方式,等於每一名士兵都能夠得到短暫的休息時間。
當然,僅是那樣對負重極大的重步兵並不夠,他們光是站著不動都能流得滿身汗,一再做一些激烈的動作,很是可想而知,好些人隨身攜帶的水袋想必被喝光了。
另外,持續作戰半個時辰,平時操練多麼頻繁,有多少體力是一回事,想來重步兵已經到了體力將被耗盡的臨界點?
智瑤的目光看過去,看到的是長槍兵頂替了一部分重步兵,突騎兵則是不斷襲擾楚軍的左右兩翼。
“無礙。”智瑤說道。
今天隻是第一天而已,接下來還有得打,恰是讓全軍適應高強度和高烈度作戰的一個好機會。
而鬥懷所部其實剩下的兵力已經不多,原本的一萬六七千的步車部隊,戰車兵全部消耗幹淨,步兵的數量不會超過一萬。
怎麼還有那麼多?應該說隻是交戰半個時辰,怎麼會損失那麼多才對。
好些戰爭,雙方人數合起來不超過一萬,打了一整天的總傷亡不超過一千。類似這樣的戰爭其實才是常態。原因是大部分時間用在互相挪動位置,也能是將時間花在互相追逐上麵,真正的交戰很倉促也很短暫。
鬥懷所部的損失會那麼大,究其原因就是一方堅定推進,另一方死硬支撐,擺明了就是互相頂牛,傷亡再大一些都不值得奇怪。
值得說叨的還有一點,損失過半的鬥懷還能繼續抵抗,其實是春秋時代的一種特點。
說白了就是統兵的大貴族以及小貴族,包括準貴族“士”沒有喪失作戰意誌,小兵兵再不想死也不敢逃跑。一切隻因為小兵一旦逃了,他們回去難逃一死,家人也將受到牽連。
鬥懷所部不崩潰,絕不可能在短暫的一天之內被全殲。
考慮到兩軍主力相距不遠,正在發生的一係列交戰動態就說明了一切,無非就是一再互相添油,戰事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轢攵仦說蛧
“楚君抑或楚令尹,或是大氣之人。”智瑤說道。
能聽懂智瑤那句話意思的人不多。
恰好孫武是其中一位,回應道:“我軍兵精人少,楚軍兵劣人多。如此交戰,確實乃是楚軍有利。”
夜幕降臨之前,像是約好了一般,雙方本陣響起了鳴金之聲。
晚上的複盤時,雙方肯定要統計各自的傷亡。
原軍這邊因為編製的關係會比較好統計,交戰用時大約是三個時辰左右,原軍損失了一千五百左右的輕騎兵;常備軍折損三百餘,其中長槍兵占了三分之二;傳統部隊的損失方麵,沒有歸營的士兵數量約是五百。
那麼,三個時辰的交戰下來,原軍損失的人員合起來兩千三百左右。
“點算首級總計六千七百二十,必有未割首級敵軍,敵軍喪失戰力或在一萬三四千之間。”
首級?原國這邊的士兵能割取敵軍的腦袋絕不會錯過,白身的話,一顆敵軍的腦袋就能成為準貴族,也能拿敵軍首級換取作為奴隸的家人自由之身。
隻有那些首級,還是常備軍不以敵軍首級記功,常備軍講究的是集體功勞,也就是出戰之後,哪個作戰單位的軍功一起計算,累積足夠的次數,或是某次戰事的功勞特別大,獲得土地、奴隸、物質或其它的獎賞。
智瑤以後會將常備軍的記功方式推廣到全軍,避免頻繁出現殺良冒功的事件。
“取一壇好酒予楚令尹送去。”智瑤比較突然地說道。
本來在彙報傷亡數據的孫武不得不停下來,想到了什麼似得,嘴角勾了起來。
。您提供大神榮譽與忠誠的我在春秋做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