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諸侯誤我!(求訂閱)(2 / 2)

現在,楚君章依舊覺得自己的決策無誤,隻是諸侯著實太過不堪,搞得楚君章好像決策失誤了一樣。

聯盟是吧?不可能少了盟友互坑的事情,隻看齷蹉多或少而已。

白公勝又說道:“越君不可信。”

對這點沒人有異議。

說到底,不管夫差怎麼對付越國,僅是在對勾踐個人上麵做到了禮儀不缺,乃至於給了很優厚的待遇。

勾踐最後是怎麼對待夫差的?各種陰謀詭計不斷,最後更是親手殺了夫差。

哪怕勾踐滅掉吳國,不能以囚禁夫差的辦事手法嗎?吳國都被滅掉,遭到囚禁和嚴密監視的夫差又能怎麼樣嘛!

對楚國來講還有一個更現實的情況,越國吞並了吳國那麼多的地盤,一個比吳國更大的國家出現在南邊,雙方在天然上就是競爭對手啊!

子期說道:“不若遣使複議南北之事?”

怎麼說?哪怕是個煙霧彈,好歹先讓原軍放楚軍走啊!

即便同意,楚君章指定不能開口參與陰謀,隻能做一個抿嘴的小動作。

子期看到之後,明白應該怎麼做了。

反正不是楚君章下令,有需要能成為真的,當然也可以隨時說是下臣的自作主張。

夜幕的降臨不以任何人的意願而有所改變。

下午到傍晚,不止是楚國君臣再開會,每一個諸侯都有屬於自己的會議。

幾個小國諸侯還湊成了堆,抱怨自己遭到了挾持,參與了一場不應該參與的戰爭。

他們這麼說,好像沒什麼毛病?國家太小,實力更是沒有,強國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參加都不行,並且與原國為敵確確實實不是他們該做的。

拿邾國、滕國、薛國、杞國來說,他們的國土現在被原國全麵包夾,一旦原國有意願的話,隨時隨地能夠讓他們失去國祚。

其中,杞國君臣會更安心一些,他們是“三恪”之一。

畢竟,智瑤可是支持媯姓陳氏複國來著,尤其跟宋國的關係不錯,吞並杞國的機率應該是暫時不大?

越國君臣這一邊,他們在聊的是下午的表現太差勁,極可能會讓楚國君臣多想,商討接下來是努力發揮一下,或者趕緊跟原國有更多的接觸。

說到底,越國不一定非要立刻成為原國的對手,能夠先合作對抗楚國吧?

隻是,越國跟原國合作,一定是越國處在不利的一邊。

道理太簡單,一旦越國跟原國合作,楚國第一個對付的就是越國。

比較尷尬的地方在於,哪怕越國不跟原國合作,一樣有可能遭到楚國的針對。

越國繼續當楚國的小弟?免不了被楚國一再逼著出兵,一定還有其它的貢獻,國力一再被抽取,等等事情。

不是越國君臣太清醒,主要楚國曆來就是那麼對待盟友的呀!

所以了,除非越國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諸夏三強之一,要不然越國的下場注定是會不妙的。

各國君臣的思想肯定是緊隨時勢,換作聯軍戰事順利,該變成一副團結合作要消滅原國的樣子了。

夜幕降臨了。

聯軍這邊想要消停,礙於原軍一再有動作,他們處在一種被動應對的狀態。

原軍的營寨逼近到聯軍營寨的一裏之內,哪怕到了夜晚也仍在建設營寨,並且時不時會有原軍小規模部隊出動,或是偶爾射來幾杆弩箭。

幾杆?不是支嗎???

一切隻因為原軍射的是又粗又長的床弩,射空都會令聯軍嚇一跳,一旦命中人就是穿透,死者模樣太淒慘了。

隨著時間向後不斷推移,加入到攻擊的還有石塊。

原軍使用的不是攻城用的巨型投石車,其實就是傳統的諸夏投石車,大石塊與小石塊輪著發射,著實令前營的聯軍將士苦不堪言。

其實能感到痛苦還不錯,死了的才叫倒黴。

之所以說死者倒黴,原因當然是操作器械的原軍根本就是隨緣攻擊,不存在任何瞄準的意圖。

對人來說,未知才是最可怕,尤其是看著已經有人一再死掉,必定懷疑下一秒會不會輪到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小國的軍隊最先受不了出現混亂,影響到了周邊的友軍,營嘯就那樣發生了。

當時,智瑤正在接待作為楚國使節前來的子期,見麵之初純粹做一些邦交禮儀,也就是假惺惺講一些虛話套話之類。

兩人聊到各自的需求,初步談到南北議題時,遠方傳來了雜亂喧嘩聲,好些原國高層也急匆匆過來了。

“君上,敵軍營嘯!”

那一刻,子期直接傻眼。

智瑤則是露出了一種看上去很怪異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