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列國縱約長(2 / 2)

好像……,有點可行性啊?

目前的鄭軍也是亂得可以,好些地方一看就是各自為戰的狀態,不少打不下去的鄭軍確實退向“新鄭”,並且還得到允許進城。

該怎麼說呢?不愧是去了東南那塊地方當官的人,腦子就是比別人靈活,戲劇裏麵的橋段竟然都建議出來了。

曆史上有喬裝騙城,並且成功的例子嗎?

智瑤還真的不知道有沒有,隻是記得這種手段在戲曲、小說和影視裏麵很常見。

要不,試一試唄?

既然是文種提出來的建議,自然是由文種去執行。

智瑤假設文種真的能夠做成,進行了一些相關的準備。

到底能不能成,除了幾個想看稀奇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當一回事。

同時,大家也算是再次見識了越國的風氣,不免心裏會產生更大的警惕性。

智瑤在會議結束後召集了韓庚、狐解、鍾全以及向巢。

幾個人中獨獨向巢算是外人,比較不理解自己怎麼也能參加晉國眾“卿”的會議。

“既是鄭軍傾巢而出,陷於魏氏營盤難以自拔,我自設法殲滅。”智瑤開門見山說道。

當前,各個國家或家族在昨夜蒙受多大損失,一時半會比較難以算得清楚,能抽出多少兵力則是大多心裏有譜。

不矛盾,能夠傳達軍令之後,肯定是第一時間掌握更多的軍隊,不然會很沒有安全感的。

智瑤問了一圈,知道眾人不會如實上報,還是按照他們講出來的可調動部隊數量進行了布置,隨後看著向巢說道:“攻鄭亦是宋國本份。”

宋國跟晉國現在盟友。

更精確的來說,宋國可是跟魏氏結盟一起在針對鄭國,不出力非常不像話。

向巢說道:“寡君有兩萬可用之兵,可全數交予晉卿。”

昨晚宋軍遭到的襲擊比較輕微,並且坐鎮的向巢嚴令不得出營,受到的損失應該是諸侯中最少?

宋君欒帶來了三萬七千多部隊,願意拿出兩萬算是十足有誠意,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果決的當機立斷,接下來是要繼續當晉國的小弟了。

智瑤與向巢對視,說道:“宋不負我,我必不負宋。”

向巢立刻露出大大的笑臉,認為得到這樣的承諾,著實是感到美滋滋。

當下有效戰鬥力最多的是智氏,智瑤手頭約有四萬的兵力可以調動。

這個是智氏在攪動風雲,引發亂戰的同時,自己的營寨早就全麵戒備,出現損失也是喬裝的部隊,營寨內的部隊基本沒有損失。

如果有人留心,著實不能單純用智氏防備嚴密去解釋。

當然了,同樣沒有多大損失的還有宋軍和楚軍,有人懷疑也隻能是懷疑,拿不上台麵的。

晉軍與宋軍聯合起來在包圍鄭軍,戰事開打之後,文種的機會來了。

並不是罕達或駟弘不想撤軍,比較尷尬的是昨夜一陣亂戰讓指揮鏈失效。

說白了就是兵找不到將,將也找不到下一層的軍官,怎麼去發布指令呢?

這才是正常情況,亂戰之下還能保持指揮鏈,乃至於能夠調動全軍,哪怕是無線電出現的時代都辦不到的啊。

圍剿之戰正式開打,智瑤也見到了魏氏的一些中上層。

與魏駒同輩的魏執率先發聲,說道:“泣血懇求智伯派軍追擊楚軍!”

小半天過去,關於魏駒的下落還是沒有一絲半毫的消息。

魏氏這邊隻知道楚軍營寨有大量自己的士兵戰死,連帶主將旗幟也落在楚軍的營寨裏麵,認定魏駒的失蹤就是跟楚國脫不開關係。

智瑤正要說點什麼。

有人來報,說是喬裝之後的越軍進入“新鄭”城中,請求晉國這邊速速派遣援軍。

這……,還真被文種幹成了?

而那有另外的故事,比如罕嬰齊覺得返回的“鄭軍”很不對勁,看似不可力戰的撤退,結果退回來的士兵看似戰袍和甲胄不齊,卻是每一個士兵手裏的武器沒丟。

這是敗兵或潰散之後該有的樣子嗎?不止要看上去非常狼狽,士兵手裏的武器也該大多丟棄才對呀!

所以,騙城這種操作,真不是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再搞得狼狽不堪就能騙過人,有種的話連兵器都別帶,不然一個個看上去狼狽卻都有武器,不是最大的破綻嘛!

智瑤聽說文種真的騙開了“新鄭”的城門,講實話是感到難以置信,懷疑鄭國君臣怎麼能懈怠到那種份上。

“如今‘新鄭’或許可取,諸位欲做何為?”智瑤問魏氏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