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周易》,不是什麼密藏,大多數人都有讀過。
智瑤想要表達的意思挺直接,魏氏無法單獨拿下“新鄭”的話,等於謀得南擴資格就是個笑話,趁早認清現實,先去經營自身再謀求擴張。
事實也是那樣,哪怕智瑤願意幫助一次,還能每次都幫魏氏嗎?
如果魏駒連那個道理都不懂,未免也太天真可愛了一些。
話是那麼講,魏駒臉上卻有些掛不住,訕笑了幾聲,不再說話了。
智瑤卻不能不再次確認,問道:“魏氏仍舊攻鄭都否?”
不打的話,好趕緊通知諸侯各自收拾細軟回國,他們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去。
這一次魏駒沒有沉默多久,先站起來,說了一句“駒拜訪諸侯”就走了。
全程當看客的韓庚感覺右眼皮一陣亂跳,自己納悶不知道看錯了,有那麼一瞬間看到智瑤露出了一個很詭異的表情。
韓庚在定眼看向智瑤,發現對方看過來,問道:“庚可否率軍歸國?”
智瑤安靜地看著韓庚,臉上表情變得越來越玩味,有那麼一小會才說道:“我自無妨。”
難道是韓庚察覺到了什麼嗎?
或者僅是韓庚剛才看到智瑤不留意露出的表情,給予了很大的警惕?
不管怎麼說,韓氏是徹底跟秦國杠上了,韓氏不西征,秦軍或許會東征,總之不得不防啊!
智瑤聽了韓庚的解釋,又是一小會的沉默,說道:“庚尋駒明言罷。”
這一下,韓庚卻是遲疑了。
秦國可能會入侵,韓氏也不是完全放空了西境。
諸侯以及其餘的“卿”要去“新鄭”給魏氏壯威,缺了一個韓氏的話,會不會被魏氏記恨呢?
韓庚覺得魏駒能夠理解,問題是有個萬一呢?
再則,韓庚還需要考慮其餘人的想法,一旦有人覺得韓庚不合群,或者不值得結交,產生的損害可要比被秦軍入侵來得大。
韓庚決定留下之後,右眼皮又是一陣猛地亂跳。
現在並沒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韓庚內心卻是感到一陣陣的不安,總覺得好像是要發生什麼大事。
在魏駒親自前往邀請足夠並得到熱烈回應之後的第四天,以晉軍作為前導,諸侯的部隊緊隨其後,看上去極為龐大的隊伍出發了。
這麼龐大的一支隊伍逼近鄭國,他們的君臣沒有可能不知道。
鄭君勝的選擇是派來使節詢問為什麼向鄭國靠近。
這一次智瑤沒有給自己加戲,由魏駒出麵正式告知鄭國使節,為的就是前往攻打“新鄭”。
魏駒玩了花樣,沒有告知隻是魏氏攻打,其餘包括智氏、韓氏等晉軍在內,以及其餘諸侯都會作為看客。
遭到驅趕的鄭國使節亡命一般地回去稟告。
鄭國君臣得知是來攻打“新鄭”的答案,有那麼一瞬間全部臉色變得呆滯了。
要不要那麼狠?
僅僅是晉軍就接近五個軍團,算上諸侯的部隊合起來將近三十五萬,一起尿都能把新鄭給淹了。
動用三十五萬軍隊攻打一座城池這種事情,算是姬周取代殷商之後的首次!
很快,有來曆不明的人傳遞消息,告知鄭國君臣並不存在什麼聯軍,攻打“新鄭”將由魏氏獨自進行。
盡管那人極力隱藏來曆,還是能夠從口音聽出是東南那塊的人,到底是吳人還是越人,需要進一步核實。
罕達猜測道:“當是越人?”
明明這一波是勾踐的高光時刻,偏偏有晉國冒出來,晉國讓勾踐記恨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吧?
隻是有件事情比較奇怪,看勾踐不像那麼沉不住氣的人才對,怎麼會迫不及待就冒出來呢。
沒等鄭國君臣想做點什麼,告知消息的那人消失了。
不知道真假的消息讓鄭國君臣多少是懷揣希望,趁著還有一點時間,玩命地從周邊調集兵力到“新鄭”來。
他們的兵力調集在第二天就遭遇麻煩,有智氏和狐氏的騎兵出現並攻擊了鄭軍,好些鄭軍被迫撤回原地,沒能回去的不是被俘就是被殺,輜重則是全部被掠奪了。
智氏和狐氏的入場讓鄭國君臣直呼勾踐是個騙子,感到絕望之下不是想著要尋求投降輸一半,變成心懷死誌決定頑抗到底。
罕達在鄭君勝的命令下隻是帶著少數護衛出城,前往南方征召更多的部隊。
用鄭君勝的原話:齊國滅亡了,吳國也一度滅亡,鄭國絕對不會像齊國亡得那麼窩囊。
所以,鄭國君臣不過日子了,他們要拉著敵人一塊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