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告示?不是的。
哪怕現在的貴族都識字,晉國的文字與齊國也有寫法上的區別,別提智氏內部已經在使用簡體字了。
智氏會在每一座城邑的每一個城門前派人常駐,既是招攬願意為智氏做事的人,也是進行相關的記錄。
同時,智氏會專門派人前往當地有名望的人家中,邀請他們為智氏進行效力。
這一套做法其實不好,用後世的一句話叫“會留下封建遺毒”,事實也是那樣。
隻不過,看看現在是什麼年代,識字的人就那麼多,真正有能力做事的人更少。不用他們的話,還能用誰?會變成幾乎什麼事項都沒有辦法開展啊。
章塗當然有進行登記,把該拿和能拿的東西給全拿了個遍。
“智氏要收買人心,我有便宜為什麼不占?”章塗不知道的是好處拿了,家裏有多少人又有多少土地,信息也被智氏所掌握。
拿了輔助的章塗沒有離開,站在旁邊進行觀看。
每一個得知消息過來的齊人,他們不知道腳下的土地以後就要歸於智氏治下,隻知道活不下去的時候智氏帶來了生存物資,同時賒借給了春播的種子,還能租用農具。
聽說,隻是聽說,智氏後麵還會弄來大批的牲畜,一樣是會租給當地的人用以耕地。
用畜力耕地?這是貴族老爺才有的待遇,普通人都是用人力拉犁的!
當然了,絕大多數普通人其實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
齊國這邊提前挺不錯,沒有屬於名下土地,其實可以去一些繁華的地方打工,乃至於當街溜子混口飯吃。這個是齊國手工業發達的原因,好些行業還是需要勞動力的。
現在真不行了,沒有任何打工的崗位,以至於好多打工人失業,要麼回鄉尋找出路,不然就是留在當地被街溜子組織收編。
“有一個漏洞啊?智氏根本不去調查那一塊土地屬於誰,誰說自己的就是誰的!”章塗好奇是智氏根本懶得調查,還是一種縱容。
畢竟,齊國現在不說十室九空,大批量土地真的沒有了主人。這些土地的主人要麼逃亡離開,不然就是幹脆死在動蕩之中了。
報上土地的齊人,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並不覺得那一塊土地就此以後屬於自己,單純就是將之前自己負責耕作的土地報上去,一點那一塊土地就此歸屬自己的想法都沒有。
章塗後麵站在了登記人員的邊上,雖然看不懂書寫的是什麼字,但是有嘴巴可以問啊。
結果,一問之下章塗發現了槽點,智氏在登記的同時,顯然是將某一塊土地視作上報人所有,並且根本不管上報人報出的土地田畝數量多麼不合理。
“甚?”柄也就是猜出了章塗的身份,並且知道章塗有心為智氏效力,才會被問一些問題時作答,說道:“土地自有隨後核實。再則言,土地並非歸於持有,僅可耕作罷了。”
什麼意思啊?
也就是智氏並不是誰說某塊土地歸自己,真的就把那一塊劃歸給了誰,土地隻會歸屬智氏,提供給誰耕作,再進行一定會有的收稅。
說白了,不就是國有佃戶的那一套嘛。
更直白一些就是,所有權不歸個人,他們隻有土地的使用權,並且土地的用途被限製得死死的,該是做什麼用途,變更用途要承擔相關的追究責任。
章塗不會拿自己去跟普通黎庶比,他們這一類人再怎麼落魄,還是會覺得自己跟普通黎庶不是一類人,有著出身帶來的優越感。
能夠看到的是前來的黎庶,他們一個個看上去興高采烈,對智氏也是各種感恩戴德。
“如果各地都是這種情況,智氏入主已經不可扭轉了啊!”章塗心想。
不是說章塗意識到人心的重要性,他們從來沒有把普通黎庶當人。
章塗看到的是各地根本沒有家族阻止智氏在做那些,發現普通黎庶就要全麵歸於智氏派來的隊伍管理之下了。
一個人再厲害,總歸要有很多工具人。不然一個人還能將所有活自己幹完了?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純粹是他們依靠身份把持著眾多的資源,再用那些資源去經營,隨之又能利用名份和資源控製住黎庶。
人與人的區別很多時候就在於身份和地位,真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或才幹。
說白了,人都是赤條條來到世上,起碼在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他們是公平的。後來因為家世的不同,各自的起點不一致,有些人出生就站在了終點,有些人則是奮鬥了一輩子隻是往前走了那麼一兩步。
先是吃了智氏施粥的齊人,他們又領取了一定數量的糧食以及種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見證了那一幕幕的章塗其實有點本末倒置,不是因為智氏做了那些才能獲得齊地,純粹是智氏在用自己的一套獲取齊地。
沒有幾天之後,有智氏的隊伍過來。
柄被分配到了的一座人口約一百來人的村落,抵達之後才聽說村落原本有四百來人,長期的動蕩讓很多人逃亡,一部分則是被餓死或是病死了。
“村中無甚老幼,便是婦女亦少。”柄知道為什麼還是這種情況。
戰亂的年代,處在時刻動蕩的區域,老人和孩子這種沒有自保能力又缺乏勞動能力的人,他們確實是熬不了多久的。
至於為什麼婦女的數量也會急劇變少?原因著實是太多太多,礙於一些特殊因素,真的無法詳細進行介紹。
這個村子的人口剩下一百二十六,男性八十四,女性四十六;九歲到十二歲的人口七人,十三歲到三十五歲一百一十八人,超過三十五歲的隻有一人。
那個四十二歲的人就是該村落以前的話事人,身份還是某貴族派來村落收稅的人。他們原本來了十三人,動蕩發生後死得隻剩下一個。
“一人獨占二十餘婦?”柄知道裏麵有故事,真實想法是羨慕多過於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