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如晉國都在尋求改變,其餘國家就不想有更多的自保能力,乃至於某些國家不想超越晉國嗎?
近期跟晉國聯絡頻繁的楚國率先跟上,楚君章委托新任令尹白公勝全權主持變法。
白公勝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邀請各地的貴族來到都城,設宴款待時突然摔杯為號,呼啦啦一大群武士衝出來殺死了前來參加宴會的一部分貴族,其餘則是按照名單進行抓捕。
事情是發生在楚國,哪怕楚國挺不講規矩,還是會令人聽到之後驚掉了下巴。
曾經的趙鞅殺死執禮上門的趙午被罵了那麼久,也成了趙簡子無法回避的黑點之一。
白公勝一殺就是二十來個受邀參加飲宴的貴族,還囚禁了三十來人,能說事情不夠大嗎?
後麵更離譜的事情發生了,白公勝聯合屈氏、景氏和昭氏出兵,一家又一家地橫掃過去,比較輕易地掃滅了群龍無首的各個家族。
屈氏、景氏和昭氏之中,屈氏出現的時間最早,昭氏則是剛剛崛起,他們現在並不算楚國最大的權貴,不過有了這一次行動,真的讓白公勝剪除掉那些不聽話的家族,屈、景、昭三家的崛起會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白公勝那麼做就一個原因,想用這麼激烈的手段結束楚國內部的割據局麵,重新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吳國就那麼看著?”智瑤很不懂這個。
講實話,智瑤真被白公勝的狠辣和果決給驚到了!
大肆殺戮貴族一定會背上惡名,關於這點根本就是毫無疑問,原因是話語權掌握在貴族手中,貴族看到那麼多同類被殺,不會去管什麼原因,首先就會產生一種“物傷其類”的共情。
這種事情,幹成了不會留下什麼好名聲,沒幹成就是爆發大規模的內戰。等於說風險著實太大,白公勝也是拿自己在當柴火燒,想要照亮楚國啊。
現在的情況是楚國遍地烽煙,吳國不可能沒有察覺到楚國的情況,夫差怎麼還光看著呢?
這一天,智瑤又來參加宴會了。
地點是在韓氏的宅院,參與宴會的人並不多,主要是互相之間的等級差距擺在那裏。
這麼說吧,人與人都有階級差距,會各自形成自己的圈子,真的不是說想進就能進。
再則說了,互相的差距太大,到時候難受的會是弱勢的一方。
講一句良心話,知道自己弱勢就別硬湊,奉承話什麼的別人早就聽膩歪了,稍微磕到碰到就會迎來滅頂之災。
今天組局的是韓庚,到場的不是“卿”就是“卿”的子嗣,算得上是一種高端局。
一開始韓庚就點明了主題,交流一下各自革新的心得。
這種飲宴智瑤的興趣不大,不來又不行。
但凡老韓家的菜式有點新意,不至於讓智瑤動了幾下叉子,後麵幹脆坐著聽他們講一些可行或不可行的花樣。
大多數看著能執行,其實真的執行會有很大的問題。
比如說,魏駒提到全麵廢除“井田製”,隻是又沒有說拿出什麼新方桉來替代。
然後,韓庚提到了對奴隸的釋放,不免要提起在魯國那邊鬧得極凶的奴隸起義了。
在傳聞中,盜蹠帶著隊伍在魯國境內到處橫衝直撞,幾度擊敗魯國前來進剿的部隊,一再肆虐之下已經靠近幾個小國的區域。
不出意外的話,魯國三桓應該進入到發力階段,逼著盜蹠帶隊伍進入幾個小國?
這一波,魯國的損失最為慘重,其餘各國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奴隸的起義規模沒有魯國大,要命的是屢次頻發,再來就是國人刺殺貴族的事件一再增多的問題了。
老智家借著魯國的大亂,不到七個月的時間吸納了十來萬的魯人,著實是狠狠地賺了一波。
“我聞吳國亦有大亂,掘河越隸暴起,雲從者眾也。”韓庚說道。
智瑤的注意力立刻集中了起來。
原來吳國沒有抓住機會搞楚國是因為也爆發了奴隸起義?
“怎麼是韓氏最先得到消息的?”智瑤比較困惑這點。
智氏對南方的關注度很高,尤其是夫差重新振作起來,眼見著勾踐各種暴躁,還不知道情況會是怎麼樣。
韓氏會先於智氏將消息傳回,主要是他們派人前往吳國尋求獲得冶煉技術,似乎還有了什麼成果。
不開玩笑,冶煉技術方麵還真的是一開始南方比較領先,老韓家去吳國取經,老魏家不也派人去了楚國取經嗎?
為什麼不向智氏尋求先進技術?這個問題過於深奧,不方便給予答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