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哈哈!”智瑤不是被戳中笑點,純粹是被整得很無奈。
沒有多久之後,伯噽過來了。
智瑤提前來到門口等待,看到伯噽就邁步迎上去,笑著說道:“路途勞頓,何不先行歇息,見之急也?”
這種不見外又帶著親切的話,聽得伯噽喜笑顏開。
“身有重任,不敢有負。”伯噽回應道。
近些年來,智氏可沒少給伯噽送禮,所以無關晉國跟吳國到底怎麼樣,總之伯噽對智氏還是非常有好感的。
作為晉國卿位家族的智氏一再給伯噽送禮,看著好像是挺掉份,了解到智氏跟越國的生意做得有多大,想跟越國做生意不能沒有伯噽幫忙掩護,其實就能明白為什麼了。
伯噽認為自己在乎的不是財帛,享受的是眾人對自己的尊重,更明白他人對自己的尊重是因為什麼,侍奉夫差就更用心了。
“得聞智子在此,噽覺不往晉都亦可。晉國之事,智子便可一言而決。”伯噽奉承了一句。
聽說過隱相嗎?
晉國的事情確確實實是智瑤能夠拿主意,就是給伯噽那麼一講,智瑤妥妥的就是一個囂張跋扈到不行的權臣啊!
智瑤的回應是一串“哈哈”大笑。
“智子,國事且先不論,噽方聞智子與田氏有所往來?”伯噽問道。
智瑤之前就有所猜測,現在更是篤定伯噽為了田氏的事情專門過來。
伯噽自顧自往下說道:“田氏奉重禮予噽,索舟船多也。”
“田氏賄賂伯噽要獲得大量舟船?”智瑤第一次知道有這事。
講道理,東萊那邊不是沒有水係,隻是能稱得上大型水係的也就尤水和姑水,並且不算運河級別,好多河段根本無法提供船隻航行。
以軍事用途來說,尤水和姑水根本無法作為屏障。
那麼一來,田氏搞大量舟船究竟是什麼用途?
伯噽笑嗬嗬說道:“寡君極為看重田氏複國一事,田氏有所求,無不應允。今次噽北上,乃行水路,交付田氏大船三十餘艘,舟三百餘。”
吳國跟齊國倒是有一條沂水貫通,隻是沂水並無法全程提供船隻通行,並且沂水也不連接東萊。
那麼,伯噽如果是走水路北上,他們隻能是走近海的航線。
“……”智瑤不得不承認吳國牛逼,當前年代動不動就走海上,並且還能安全抵達。
吳國確確實實已經開始在征服大海,並且兩次利用海上航線對齊國搞搶灘登陸,就是兩次都被齊國趕下了海。
智瑤盯著伯噽一直看,看得伯噽有些發毛。
“田氏因何需求舟船?”智瑤問道。
伯噽答道:“言及乃是甚缺糧秣,需以漁獵補之。”
是嗎?
智瑤倒是知道齊國的海上漁業挺發達,就是造船技術一直那個樣,沒人刻意追求造船技術的進步。
“難怪有情報顯示田氏不斷向沿海集中人手,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智瑤有些釋然的想道。
田氏不可能隱瞞所有調動,隻是智瑤沒有往要跨海遷徙的方向想罷了。
現在,伯噽來那麼一提,倒是讓智瑤多留了一份心思。
接下來,智瑤肯定會著重關注一下田氏在東萊的沿海搞什麼,重視漁業到什麼程度之類。
眼見著夜幕就要降臨,智瑤吩咐設宴。
中間又有插曲,幾個齊國公族分別來求見智瑤,他們碰上了之後幹了起來,聽說還死了一個。
這事情恰好被伯噽聽到,當時提了一嘴:“齊國亡矣。”
智瑤近期經常能聽到有人預言齊國要滅亡。
對局勢有所了解的人,做出那樣的論斷並不稀奇,怪就怪在齊國公族好像自行蒙蔽了雙眼,又好像是集體失智了那般。
不過話又說回來,王朝末世出現什麼事情都不奇怪,有些人不是看不明白,可能是自暴自棄想帶更多的人一塊死,反正就是群魔亂舞到一起入土方才罷休。
宴會之上,伯噽提到了一件讓智瑤聽後愣神的事情,講的是他們從海上去東萊的沿途發現一些海島上有田氏的據點,並且數量還相當不少。
智瑤奇怪的不是其它,訝異怎麼現在就有家族會去特別經營海島,心裏想的是:“大海的物產遠比陸上豐富,並且現在的漁業收獲絕對比後世更好……”
那是肯定的事情。
目前開展海上漁業的才多少?一網下去必定會收獲滿滿。
智瑤琢磨著自己家是不是也應該搞海上漁業,哪怕無法讓魚活著到處賣,光是製作各種醃製過的海產品都能進一步改善治下的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