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的確非常殘忍。
可是,有些時候殘忍是必需的。
智瑤在回憶商鞅麵對這樣的提問怎麼回答,要命的是沒有在腦海中找到相關的記憶。
“聞戰而喜,無外如是。”智瑤說著搖了搖頭,接著往下說道:“日後如何,且行且看罷。”
這時候,子貢過來在智瑤耳邊低聲說道:“無有尋得公子閭屍首。”
公子閭是逼近晉軍前方五十米,後麵在靠近晉軍約是一百二十米左右的位置被踩死。
當時的晉軍在公子閭死後就發起攻擊,楚人根本就沒有機會回收公子閭的屍體。
現在找不到公子閭的屍體?考慮到大軍推進,人的大腳、馬蹄踩踏和戰車重複輾過,這……不會成為肉泥了吧?
遠處,劉陽在大聲呼喊:“蒼天!!!”
敗了啊,智氏和魏氏的人卻一點都不搭理,到底是仁慈還是羞辱?
智瑤和魏駒轉頭看去,附近的人也被劉陽的呐喊聲吸引。
站在戰車上的劉陽又在抬頭看天,隻是看一眼便重新掃視戰場。
此時此刻的戰場,智氏的士兵忙著割人頭,同時來自智氏和魏氏的輔兵已經進場在打掃戰場了。
投降的聯軍士兵,看是誰俘虜了他們,便是由哪一方進行押送。
劉陽沒有說一句“我今日,便是爾等日後下場”之類的話,用留戀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最後一眼,橫劍自刎了。
不,剛才並不是劉陽注視世界的最後一眼。
抹脖子切斷頸動脈並不會讓人在第一時間死亡,需要有一個大量出血的過程,然後可以因為失血過多而亡,或是氣管被血液堵住窒息而亡,過程可能需要三十個呼吸或是更久。
劉陽倒在地上一直看著天空,最後斷了氣,眼睛都沒有閉上。
另外,必須知道咬舌無法自盡,並且會很痛,非常痛!
劉陽自刎之後,剩下的三十來個範氏的人,他們互相跟熟人對視了一眼,一個又一個相繼自殺了。
這時候,智瑤需要講一句話:“好生收斂,交予士皋夷。”
士皋夷當然沒有在戰場,他在自己的封地忙著處理後續。
因為智氏和魏氏願意給予士皋夷繼承範氏的部分遺產,就此新生的凡氏極可能會成為解氏一般實力的家族。
更詳細的來說,士皋夷會是一個有一座“都”,三座“邑”,不下於三十個“邦”的中等貴族,兵力則是可能比解氏多,達到一個“師”。
士皋夷付出的代價是,範氏大半瓦解,就此很長一段時間不再以範為氏,改稱凡皋夷。
政治上的代價?凡皋夷以後需要以魏氏馬首是瞻,內地裏嘛……
夜幕降臨。
戰場之上還是有智氏和魏氏的輔兵打著火把在收拾戰場。
這一次,他們不但會將有用沒用的東西收集起來,還會埋葬雙方戰死者的遺體。
大勝之後,智瑤與魏駒同處一個軍帳,兩人就要不要撤兵進行商議。
魏駒可能還是對智氏的殘暴耿耿於懷,麵對智瑤的時候一再想提起這事,然後一次次又自己硬生生忍住了。
各家族曆來就是互不幹涉對方的內政,一幹涉就等於欲圖不軌,遭到幹涉的家族有那個實力選擇立馬翻臉,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先稟‘元戎’,再行撤軍?”魏駒完全理解,還是提出疑問。
“正是。”智瑤先回答,才又說道:“我軍抵‘溫’已有數日,先後與敵軍大戰,大河南岸已有鄭軍、楚軍異動。以如今形勢,退之可也。”
事實上,智瑤有點想去大河那邊打半渡而擊,可是連續大戰下來,軍隊真的是到了需要休整的時候了。
不休整也行,隻不過會是接下來打贏也可能出現廢了自己編製的情況。
智氏的新軍有參戰就會有減員,傷亡一時半會很難得到精確的統計,大致的傷亡總數約在兩千人左右,其中戰死者或許逼近五百。
其餘的智氏部隊,傷亡接近四五千,陣亡者不會低於一千五。
與之對比獲取的戰果,計算斬獲首級八千三百零七顆,抓捕的俘虜兩萬有餘。
魏氏那邊是個什麼情況?智瑤有在進行關注,隻是數據方麵會更模糊一些,同時也不知道魏氏抓了多少俘虜。
魏駒很是遲疑,說道:“若是‘元戎’不允?”
智瑤靜靜地看著魏駒不說話。
他們兩個家族已經超額納賦,等於說是損害自家在顧忌國家利益。
以這個時代的三觀,大部分貴族不會是對智氏和魏氏進行讚賞,隻會嘲笑兩個家族真傻。
現在魏氏好處占了,還想要完全不擔責任?想什麼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