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途,得到召喚的智瑤讓新軍返回“邯鄲”,自己則是帶著其餘的部隊前往“新田”。
三個得著征召的“師”,他們之所以前往“新田”的原因是完成了今年的納賦任務,沒有抵達“新田”之前就會解散大半,回到“新田”因為不是國戰並不需要走“棘門”的程序,得到解散命令各歸各家就是了。
“楚軍未歸!”智申一副要出大事的表情。
之前智瑤在做自己的事情,比代表沒有關注國內和蠻氏的狀況。
成功滅掉蠻氏的楚國確實沒有退兵,他們一部分駐紮在“曼氏”城以及周邊,更多則是去了鄭國。
有相關的消息證實鄭國再一次與楚國結盟。
鄭國這麼幹等於背離了子產的既定策略,不過看現在的國際環境,怎麼都能說是處於實際需要。
子產給鄭國製定的方針是不再左右橫跳,選擇晉國與楚國的其中一國堅定履行盟友的義務。
可是晉國自己把優勢徹底葬送掉,鄭國又介入了晉國的內亂,一旦範氏被剿滅的話,晉國不可能放過鄭國。
之前幹涉晉國內亂的幾個國家,魯國最先退出,隨後趁著沒有諸侯會進行幹涉吞並了鄅國;齊國遭遇沉重打擊又陷入內亂,並且齊國現在又遭到了吳國的入侵;衛國幹脆就是選擇對晉國躺平,還擺出一副晉國讓我打誰就打誰的態度;宋國將注意力轉到曹國身上,大有一種誰支持他們兼並曹國就跟誰走的意思。
當代的鄭國君臣很清楚自己無法扛住晉國的報複,重新投向楚國不是好出路,然而明知道楚國可能靠不住,他們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範氏、鄭國抱上了楚國的大腿,範氏想要借楚國的力量逆風翻盤,鄭國則是用楚國來嚇阻晉國的報複?”智瑤用最快的思維將複雜的態勢簡單化。
士吉射和中行寅一起勾搭齊國、鄭國、宋國、衛國、魯國介入晉國的內亂,目前除了鄭國之外的其餘國家不是退出就是難有後繼動作。
不管時局怎麼變,遭到智氏兼並的中行氏算是告一段落,楚國的介入注定會讓範氏遺臭萬年了。
智瑤問道:“‘元戎’是否需我家出兵?”
還沒有將事情講出來的智申見智瑤提到這事,可能再一次在心裏產生“我的種就是好”的想法。
“‘元戎’確有此意。楚軍北上,已非家事。”智申說道。
從始至終晉國都沒有拿楚國當成諸夏一係的諸侯看,其餘諸侯幹涉是一回事,楚國的介入又將演變成為另一種狀況。
智瑤說道:“雖是國事,亦是家事。如我家介入,可獲利也?”
終究還是趙氏和魏氏無能,不能解決掉範氏,才有了楚國可能的介入。
用國家大義來讓智氏出兵?智氏確實不能不出兵,問題是好處不能讓趙氏和魏氏全占了吧!
智申有些欲言又止。
老實說,智氏在這一波內戰的獲利已經足夠多,消化中行氏是沒有問題,總的來說確實內部需要沉澱,再爭取獲得新封地,可能會讓人覺得貪得無厭。
智瑤一看智申的表情就知道在想什麼,說道:“我家亟需勞力。”
在封地上,智氏確實是不應該提出訴求,提出獲得人口就很合適了。
而獲得人口的渠道可以是攻下範氏的城邑,乃至於是進軍鄭國的分配額度,也能是趙氏或魏氏從自己的封地轉交給智氏,看趙鞅和魏侈究竟怎麼選。
智申身為一家之主,可能對智瑤在“邯鄲”的動作對智氏帶來什麼不太懂,為家族增加人口代表什麼則是以前身為世子該得到的教育。
“如此,我自要求。”智申像是保證那樣地說道。
智瑤知道趙氏和魏氏不可能拿出自己的人口作為智氏出兵的報酬,說道:“大人可與‘元戎’、上軍將約定劃以戰區,各家攻也。”
“戰區?”智申有點懂,又不是那麼懂。
智瑤幹脆命人拿來山川輿圖,指著輿圖說老智家可以負責攻打哪裏和哪裏。
“此事易也。”智申先一口答應下來,隨後問道:“瑤欲使新軍?”
智氏在訓練新軍又不是什麼秘密,其餘家族隻是不知道智瑤怎麼訓練,智氏的新軍戰鬥力怎麼樣而已。
所以,智瑤並不是出於對新軍的保密才提議劃分戰區,純粹是決定將“洗地”幹得更加徹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