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有去實地進行過觀測,隻要在幾個地方建立堤壩就能阻止衝刷,並且堤壩的建立還能蓄積湖水。
那個地方築城,以軍事角度來講很容易遭到水攻,可是作為重鎮一旦遭到水攻,肯定是其它區域失守之後才會麵臨的境況,真到了重鎮遭遇軍事威脅,隻說明智氏已經很慘了。
隨著智瑤建立的工業體係越來越大,不可能一直將基地設在山區裏麵,不然光原材料的運輸就是一個必須麵對的難題。
所以,智瑤要將新築的城打造成為一座集工業與農業為一體的重鎮,也就是以城池為中心點,周邊分布工業生產基地,同時保證農業得到開發。
智瑤不知道的是,以他的規劃跟原曆史上的趙國差不多,趙國所欠缺的是成規模的工業集中地,主要開發了“邯鄲”以東和南邊的農業。
“需再挖渠通大河,隨後由巨鹿澤引水南向……”智瑤拿出了農業開發計劃,分發了下去。
剛剛被智氏吸納進入體係的竇犨看了計劃眼前一亮。
這個竇犨是晉國非常擅長水利的人,隻是他的年紀著實是有些大了。
另外,竇氏是一個中等家族,他們原本依附範氏,後來遭到了趙氏的針對。
事實上,沒有智氏庇護竇氏的話,趙鞅在徹底滅掉範氏之後,會對依附範氏的中小家族進行清算,竇犨就是死在趙鞅手裏,導致了孔子周遊列國時得知竇犨被殺的消息不到晉國了。
“此事大也。引黃河向西易,引巨鹿澤向南其難。”竇犨是懂行的人,覺得從巨鹿澤引水的工程太浩大,並且沿途也太長了。
智瑤說道:“非數年之工,百年大計可也。”
百年是虛數,其實不用那麼久。
竇犨聽了點點頭,心想:“先做從黃河引水的工程,耗費十萬勞力大概三年就能做成;從巨鹿澤引水南下,動用十萬勞力起碼也要花費七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不過一旦成功就能多出一片很廣袤的產糧區啊!”
智氏肯定能撥出十萬勞力,花費三年的時間專門來建造農業水利這種事情,投入再大也不會虧的。
一旦做成了從巨鹿澤引水的工程,整個人工河……或叫農用水渠,長度超過兩百二十裏,再將一些分岔水渠算進去,智氏在沿途就能至少多出五十萬頃農田了。
那可是五十萬頃的農田,不要說是春秋階段,哪怕是到了戰國的那種環境,算作是王霸基業一點都不為過。
“五歲,修壩,築城,開渠,天崩亦不可動搖!”智瑤拿出了最大的決心。
眾人齊聲應:“諾!”
他們還不知道一點,等齊國這一波內亂結束之後,田氏就會拿出“臨淄”周邊改造計劃,幹的事情也是大量修渠改善農業水利工程。
所以,智氏比齊國早走了一步,同時又比秦國修鄭國渠早了兩百四十五年。
如果智瑤的計劃成功,後麵被命名為“巨鹿”的一大片平原將成為會沃野,能良好利用多久則是地理環境的維護了。
會議之後,博覽道特意找智瑤進行了後繼的彙報,諸如老智家的勞動力調配相關。
智申其實不懂什麼叫百年大業或王霸基業,單純認為智瑤拿出來的計劃對老智家短期內消耗很大,長久來說則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懂得內政的一幹族人以及家臣,他們驚心於智瑤的魄力,拿出了百分百的熱情堅決支持。
“僅以匠人計,為數過四萬。”博覽道又講了遷徙的各種事項。
老智家竟然有四萬匠人?其實一開始沒有那麼多,等智瑤開始有所行動才增加迅速,之前隻是一萬匠人不到而已。
智瑤花了十年的時間隻是增加了三萬匠人,技術方麵的進步卻是奇大,離不開跟新工具的應用有關。
“世子之計若成,五歲便可使我家基業不可動搖!”博覽道一臉的佩服,心裏更是充滿了對智瑤的崇拜感。
智瑤看上去比較平靜,很清楚能夠將大工程啟動本身依靠的是智氏的實力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辦好,隻是更加夯實智氏的基業而已,為以後分晉或是代晉獲得更大的實力占比。
第二個五年計劃才是最為關鍵,卻是不知道其他家族或國際局勢能不能給出那個時間。
“總之,先將第一個五年計劃做好,等趙氏、魏氏和韓氏反應過來,再看到時候的局勢吧……”智瑤心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