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國君自從暴露真麵目後是差不多失去了權力,幾乎被眾“卿”壓製得死死的。
現在有實際權勢的國君,哪個不是在爆發大戰的時候親征呢?
魏駒又說道:“瑤今次為助伯魯行險?”
智瑤轉頭看向魏駒,問道:“因何此言?”
“伯魯此前過於平庸,族中多有駁斥之言。伯魯與瑤為友,實乃幸事。”魏駒說道。
納了個悶了,有這麼明顯嗎?
另外,魏氏看來是很關注趙氏,要不然怎麼連趙氏內部發生了什麼都這麼清楚。
對於趙伯魯是個平庸的人,其實也不用過分去探查就能知道。這個是趙伯魯平時所作所為給人的印象。
而平庸的人在趙氏無法擔任家主也是一種內部共識,曾經的趙朔不平庸,壓不住趙括和趙同給趙氏惹了滅門之禍,算是趙氏一個極大的教訓,得出作為一家之主必須強勢的核心道理。
當然了,發生“下宮之亂”不全是趙同和趙括的鍋,跟趙氏前幾任家主太過囂張跋扈有關,但是趙氏內部可不這麼認為,要不然就是在自行詆毀曆代家主了。
智瑤原本對魏駒隻是在假笑,笑容卻是越來越真實和親近。
有些話可不能亂講,講了會招惹來災禍。
魏駒直接對智瑤點評趙氏的世子,表明的是一種態度:咱們兩家現在是盟友,我也打算長期跟你合作。
至於說魏駒這麼幹是自己的主意,還是受到了家中長輩的教導,其實不那麼重要的。
別人表達出親近的意思,智瑤不能完全沒有回應,也就看似開誠布公地說道:“諸侯攻我(晉國),霸業不存由此可見。長輩或有分歧,範氏、中行氏不存,餘我四家當同心協力再創霸業。”
這裏智瑤解釋了為什麼要幫趙伯魯,同時也對魏駒的表態進行了熱切的回應。
“城門乃是由庚固守?”智瑤怎麼突然覺得有些不安呢?
這一代的韓氏家主韓不信比較拉垮,連帶韓庚也不是什麼出色的世子。
當然,說不定並非韓不信太拉垮,隻是跟他同一時代的人太出色,以至於看上去才那麼平庸。
隻是吧?智瑤覺得韓庚是真的平庸又膽小,把守退路這麼重要的事情落到韓庚手裏,著實是太令人缺乏安全感了。
這種擔憂智瑤不能直接說出來,傳到韓庚的耳朵裏,兩人即便不會就此成為死敵,想再親近那是絕對親近不起來的。
“城外列國之人多也,周邊城邑齊人得知‘臨淄’遇襲亦會來援。此處便由駒看顧,待伯魯得出,來城門處尋瑤。”智瑤不給魏駒拒絕的機會,說完立刻邁步就走。
魏駒則是眯著眼睛看正在離去的智瑤背影,臉色逐漸變得複雜。
他們這一批人之中以智瑤的年齡最小,偏偏平時一塊玩耍的時候,智瑤的存在感很強。輪到統兵出征由智瑤做主不純粹是智氏的兵力最多,根本原因是一眾人對智瑤的統兵能力比較信服。
沒辦法的事情,他們沒有統兵作戰的經曆,再加上帶來的兵力不比智氏,另外就是無法從人格上壓過智瑤,變成了年齡比智瑤大,一個個卻要聽從智瑤的命令行事。
“今次罷了,無人可在與瑤爭鋒。於我家而言……乃是好事。”魏駒默默想道。
他很清楚家族的核心決策,不會去爭當老大,誰強靠攏向誰,爭取保護自己的同時謀求獲利。
韓氏也是相同的想法,所以魏氏和韓氏的封地擴張速度不快,每一次卻是都能保證獲得封地,韓氏與魏氏的差距在於內部的經營方麵。
智瑤來到城門處,看到的是好些商賈竟然將韓庚團團圍住。
這些商賈就想問問晉軍到底會不會劫掠,相比丟失性命更願意放棄錢財求得平安。
“瑪德,幸好我來了!”智瑤看到韓庚根本招架不住,心裏就是一突。
如果應對不妥,商賈一亂就是大亂的開始,屆時智瑤等人最好的選擇就是趕緊開溜!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30444517/66716039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