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從體量看來是一個大家族無疑,然而從智瑩故去到智躒接手,中間有大約四十年處在失控狀態。
說白了就是智氏好幾代的家主短命,導致有什麼計劃難以實施,並且對家臣以及一些附庸貴族的管控失衡了。
如果不是智躒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來穩定內部,發生在如果三桓身上的事情,或許會發生在智氏身上。
“今日起,我家閉門。”智躒說道。
智申卻是問道:“君上已下令攻打邯鄲趙?”
其實國君隻是幾次對智躒和趙鞅進行表態,命令則是暫時還沒有下達。
按照國君的意思,他要直接將邯鄲趙定位為叛逆,以平叛的形式召集國中貴族圍攻邯鄲趙。
那麼,國君為什麼要滅掉邯鄲趙?裏麵的情況就有點複雜了。
智躒問智瑤,道:“你可知君上為何如此?”
近期智瑤在惡補晉國的曆史,要不然極可能答非所問。他想了想,說道:“效仿欒氏故事?”
“然也!”智躒臉上的失落和灰敗退卻,換上了欣慰的表情。
智瑤說道:“欒氏攻三郤乃是厲公之謀,欒武子不堪駒伯(郤錡)之擾,便順水推舟……”
郤氏對欒氏有大恩,然而在欒書成為晉國“元戎”之後,郤錡與郤至仗著郤氏對欒氏的恩情,不尊重欒書也就罷了,好幾次還讓欒氏下不了台。
恰好晉厲公的幾個嬖人都於郤氏有仇,當時晉國的情況也不允許郤氏繼續壯大下去,一場陰謀就被醞釀出來了。
郤氏成為了趙氏之後第二個被圍攻的家族,不同的是趙氏後麵很快複立,郤氏族人卻是上上下下被殺了個幹幹淨淨,沒有血脈能再複立郤氏。
論起來郤氏的晉國公族,同姓不婚的習俗之下,他家可沒有一個趙莊姬,更不會存在一個趙武。
“下軍佐多次違逆國君,中行氏與趙氏多有齷齪。國君深知範氏、中行氏必助邯鄲趙,圖謀削弱範氏、中行氏也。”智瑤將國君與趙鞅的陰謀,三言兩語就講了個清清楚楚。
智躒看向了一臉羞愧的智申,說道:“你作何感想?”
智申能說什麼?他哪怕是知道來龍去脈,好些事情還感到困惑,倒是不可能有良好消息渠道的智瑤僅僅依靠一些猜測就全說對了。
說明什麼?隻說明智瑤對形式的看法完全正確,尤其是有一顆對時局敏感的七竅玲瓏心啊!
智申說道:“兒知也!”
家主與繼承人打啞謎似得說完,不出意外智宵的命運也就被定下了。
這是智瑤日積月累而來的成功,才不是一蹴而就得來的勝利!
人在現場的智瑤意識到了什麼,隻是無法完全確定,後麵發生了智宵被送去“輔”地,才算是真正品味過來。
家族的嫡長子一般會被父親帶在身邊,教導什麼的之類,或是就近觀察才能與品性。
智瑤聽說智宵並不是去“輔”地作客,會是此後就長居“輔”地,再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就怪了。
目前“輔”地是輔氏的封地,而輔氏算是智氏的小宗,以當前的習俗就是兩個家族了。
不過,一般情況下小宗還是會服從來自主宗的命令,成為一種分家卻還是兩家人的關係。這種關係能維持多久很不好說,看主宗的情況怎麼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