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順手一步棋(1 / 2)

當前年代不存在什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出門前必須做好諸多的準備,路途上一應的物資需要攜帶,再來就是調度武力了。

因為智躒太過於低調的關係,也因為趙鞅太高調的原因,老智家的名聲是不怎麼樣,作為晉國老牌卿位家族之一,該有的資源和武力又怎麼可能少呢?

智瑤要前往“洛邑”找賢人求教?老智家得知消息的人都是持讚同態度,少不得再出口讚歎,或是心裏感到很欣慰。

任何時代的知識都是最為寶貴的。無知並不可怕,作為家族嫡係成員最為使人擔憂的是不懂裝懂,不懂了也不願意去求索。

“主願予公孫,二十乘,一應秣、金、布、仆……皆已備妥。”智徐吾看著智瑤,眼眸裏有些寵溺。他是智瑤的叔輩。

當前年代的詞彙比較少,一些稱呼也有自己的講究,比如稱呼家主隻會說一個“主”字。

老智家現在有兩個“主”,一位便是智氏大宗的智躒,另一位是在智盈時代別出的小宗輔氏之主智果。

出門呀?糧食和布匹不能少,再來便是一些貨幣,仆從肯定也要有。

智躒給了智瑤二十乘戰車?

現在計算兵力是以戰車為單位,周禮製度下每一乘戰車都會配屬二十五名士兵。

如果是以周禮的編製,二十乘戰車再加上五百名士兵也就是一個“旅”了。

晉國自欒書成為“元戎”之後,軍製方麵出現了變革,一乘戰車變成了標配七十五名士兵。而列國依舊在執行周禮上的軍事編製。

所以了,智瑤要出遠門的時候,作為一家之主的智躒給了二十乘戰車,除了每乘戰車的戰車主將、車右和馭手之外,還有一千五百名士兵。

再加上相應的兩百名男女仆從以及三名家臣,還有智瑤刻意帶上的五十名孩子,出門的隊伍人數便是達到了一千八百一十三人!

智瑤為什麼要帶上五十名孩子,他們又是來自哪裏?

這些孩子都是智瑤從老智家進行挑選,要與他們一塊長大,成長過程中進行教導,以後作為班底。

五十個孩子並不是所有,再則一旦智瑤覺得有需要會隨時隨地增加!

以為出趟門帶上一千八百多人就是很多嗎?老實說,是有點多。

然而,那是沒有見過更顯赫家族的標配,曾經的趙武隨隨便便出一次就會帶上近千人,多的時候就是上萬,隨行隊伍之中的甲士還尤其多。

這個是趙武小時候經曆了不幸,致使他極度缺乏安全感,深怕被人害了,肯定要重視隨行護衛力量。

以現在的年代而論,孤單形影在野外遊逛很不現實,一般都是結朋呼友,敢於在野外趕路怎麼都要超過十人結伴同行,並且還需要帶上兵器。

“‘甲’二十、‘徒’三百,餘下為‘羨’。”台狐簡直是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又低聲說道:“家中之貴,除卻主、世子,當有公孫。”

意思就是:老智家除了一家之主和下一代繼承人之外,以智瑤最為尊貴。看智躒和智申那麼寵愛智瑤,智瑤未來一定會成為智氏的主人。

智瑤隻是笑了笑沒說話,心想:“即便是風頭正盛的趙氏,家族的甲士也不會超過五百,家主出行帶上一百甲士最多。祖父一下子給我安排了二十名甲士,是路途上會有危險,還是‘洛邑’那邊不安全呢?”

什麼是甲士?不是身穿重甲或多層甲胄就是甲士,還要體力、耐力都能跟得上,並且有著極高的近戰搏殺能力。

以春秋時期的標準,負重七十斤跑上五十裏還能立刻投入作戰才算是合格的甲士。

換作是早上個五十年,家族裏有兩百名甲士都算是極多了。

而目下甲士最多的家族是魏氏,誰讓他們專注於研究重步兵呢。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智瑤拜別祖父與父親、母親出了府宅,來到街上一時半會看不到什麼行人。

其實也是。老智家的府宅占地非常大,一堵長長的圍牆一直延伸出去,附近都算是老智家的地盤,怎麼會有旁人來瞎逛?

一直到智瑤出現在“新田”的主要街道才看到了行人。

因為“新田”是國君的城池,再來就是目前年代長居城池裏的人除了各種貴人之外,便是服務於貴人的人,城內其實是看不到什麼普通黎庶的。

走在街道上的人,能從穿著或臉上的黥麵辨別出屬於哪一家。

黥麵就是臉上烙字,有黥麵的人就是奴隸,他們可能是某個家族的家養奴隸,也能是武力掠奪而來。

在晉國使用財帛購買奴隸被當成一種極度不劃算的行為,非必要更加願意在國戰或內戰時擄掠。

智瑤在出“新田”城門時碰上了要出城的趙氏隊伍,隻是老智家的隊伍看上去比較龐大,倒是趙氏的隊伍看著人很少。

“趙氏無恤出‘新田’歸‘趙(城)’。”夫僚是得到智瑤的示意才前往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