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5章 玉熙番外(27)(3 / 3)

“你的意思是想讓文華堂打破慣例,破格錄取一些有特長的學生?”

棗棗點頭說道:“娘,文華堂的女學生基本都是念完書就嫁人,而且嫁的基本都是高門大戶。有時候我都覺得,文華堂不是讓她們來學東西,而是讓她們嫁到好人家的一塊跳板。”念了那麼多年書,卻沒發揮半點作用,真是浪費至極。

玉熙失笑:“就算破格錄取,這些女學生也一樣要嫁人。”

棗棗說道:“娘,我覺得文華堂應該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可文華堂創辦到現在就出了個黃瑩瑩,其他的在學堂有才女之名可嫁人後就隻顧著相夫教子去了。要我說,文華堂還不如女子醫學院。至少女子醫學院培養出了很多的醫女,造福了天下百姓。”

黃瑩瑩在文華堂的字就寫得非常好,得玉熙誇讚過很多回。也是愛其才,畢業前玉熙專門找她談過,讓她一定要堅持不要放棄。黃瑩瑩聽了玉熙的話,嫁人後也沒放棄對書法的鑽研。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如今已經自成一派,成為天下有名的書法大家。

玉熙好笑道:“破格錄取了那些有特長的女學生,她們以後就能像瀅瀅那般,能成為大家?你想得也太容易。”黃瑩瑩能成為名揚天下的女書法大家,一來是她有這方麵的天賦,二來也是靠著持之以恒的精神,三來也有她的幫助。

棗棗想也不想就說道:“這個我不敢保證。可她們既有這個特長,進了文華堂肯定會更努力。以後隻要能堅持下去,肯定能在這一領域做出成績的。”

玉熙當初創辦學堂,就是想給女子一個讀書識字的機會。讀了書,不僅能明理知事,還能開闊了視野放寬了心胸。可明顯,棗棗比她想得更長遠了。

想了下,玉熙說道:“這事,你先製定一個章程給我。”

棗棗歡喜得不行,這表明玉熙是讚同她的想法:“好,回京後我就弄。”

啟佑跟啟軒回來後,就發現棗棗心情特別的好。

兩兄弟很少看到棗棗這般歡喜,啟佑忍不住問道:“大姐,你撿銀子了?”

棗棗看向啟佑,麵帶不善:“你說娘準備編寫一本男歡女愛的書?”

啟佑心中警鈴大響:“大姐,娘編的這本書目的,是想通過這些故事警惕那些閨閣之中的姑娘,別被男人的花言巧語給騙了。上次我話隻說了一半,沒說完就被三哥給打斷了。”

因為心情好,棗棗也不跟啟佑計較了:“下次話別再說一半留一半了了。”

過了一些日子,玉熙與棗棗說道:“我們去慈幼院看看吧!”慈幼院各地的州縣的都有的,隻是生活水準天差地別。碰到認真負責有愛心的,孩子們過得還不錯;碰到黑心貪婪的,這些孩子可就得遭罪了。

到了慈幼院,碰到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人。

玉熙有些詫異看著對方,問道:“你怎麼在這裏呢?”

蘇三娘笑著道:“蘇州不敢待不下去,就回了金陵。原本是想來這裏抱養兩個孩子回去養,可看到這些孩子難以取舍。所以幹脆就來這裏做工。”

她是義務幫忙,並沒工錢。

她無權無勢,得了孟生給的六千兩銀子。玉熙一行人在蘇州,沒人敢動她。可一旦玉熙離開江南,她沒個撐腰的人,手裏握這麼多錢她可就是案板上的魚肉。所以,得了銀子蘇三娘就離開了蘇州。到了金陵,防備萬一她還改名換姓了。

想當日在莊子上,蘇三娘整個人散發著幽怨之氣。可現在,神情很淡然。

看著她的模樣,玉熙就知道她是真的放下了:“你能想通,很好。”

“也是多虧了太後娘娘。”若是沒有玉熙的開導以及那六千兩銀子,她哪能那麼容易想通。怕還鑽死胡同,走不出來了。

玉熙不知道的是,古氏雖然拿出六千兩銀子可心裏還是不甘願的。孟生如今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玉熙笑了下,外人隻能給些助力,能不能過好還是得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