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保定百姓何辜(1 / 2)

隻要皇帝寶座上依舊是老朱家的人,對於勳貴集團來說他們的勝利果實便是沒有被竊取。

畢竟,他們為老朱家立過功、灑過汗、流過血,沒有發生改朝換代的話,相當多勳貴還是能夠與國同休的。

因此,要說誰最不願意看到改朝換代,第一肯定是老朱家,再來便是能夠坐在功勞簿上享福的勳貴集團了。

朱允炆昏招頻出,尤其是還不擼掉屢戰屢敗的李景隆,甚至給了李景隆更多更大的權力,簡直是太特麼的不可理喻了啊!

新的戰役即將爆發,要說李景隆重新將大軍集結在霸州從戰略意圖來說倒也挑不出有什麼錯,要命的事情卻是發生了。

皇帝不知兵亂指揮是一件挺令人無奈加無語的事情,真正讓勳貴集團受不了的是皇帝著實是太好忽悠,並且皇帝不分好壞,亂指揮也就罷了,還讓一幫什麼都不懂的大儒一再忽悠,攪亂了李景隆大體上靠譜的安排,抽空了山東諸府不提,大軍也被調動著往真定移動。

那是想幹什麼?本來以逸待勞還算是優勢,並且還有山川地利可守,再來在霸州駐防也能防止燕軍趁著其它地方空虛南下,燕軍南下也能玩截擊包抄。結果特麼皇帝聽了一幫大儒的話,勳貴去勸壓根就是不聽,再一次瞎雞兒胡亂調動軍隊了啊!

之前朝廷一年之內丟了三十來萬兵馬?其實對還有兩百來萬大軍的中樞朝廷來說,三十來萬兵馬的損失固然很多,但其實也不至於讓中樞朝廷傷筋動骨。

這不,中樞朝廷僅僅是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不是重新聚集起了六十多萬兵馬抵達前線嗎?

尤其是,中樞朝廷還在持續從其它幾個位置調兵,時間充分的話聚集百萬兵馬沒有什麼問題的。

什麼?各地兵力全調走了,連帶邊牆也會變得空虛,各地發生民亂,或是有外敵入侵,怎麼辦?別問,問就是朱允炆極可能沒想到那些,大儒們知道各處空虛會有什麼危險但認定撲滅叛亂才是首要。

知道朱棣在率軍南下前做了什麼嗎?他至少還知道需要防著北元殘餘,安撫了大同那邊的邊軍,又在北平行都司留下了必要的兵馬,宣府那邊盡管收攏了一些軍隊也沒有帶著南下。

兩相對比下來,作為天下之主的朱允炆為了平叛已經不管不顧,倒是朱棣還知道再難也要留下軍隊防備外敵。

不能說朱允炆那樣的認知有什麼錯,相比有四叔要來搶皇帝寶座的危險程度,外敵入侵或各地生亂都是小事,先保住了皇帝寶座,以後總是能解決其它麻煩,一旦被推翻就什麼都沒有了。

而朱棣防備北元的出發點,其實更多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不被侵擾。

行軍到涿州休整了半個月的燕軍即將開拔啟程,第一個投奔過來的人叫顧成。他見到朱棣就是大吐苦水,尤其痛罵中樞朝廷的種種不堪。

這個顧成其實之前已經在耿炳文麾下跟燕軍打了幾次,原曆史上戰敗被俘,現版本曆史則是成功逃進真定城內,隨後跟耿炳文一起返回應天,沒有遭到問責,但也無法再領兵。

顧成同樣是勳貴的一員,求見朱允炆遭到拒絕,不知道是受了什麼刺激幹脆離開應天來投奔朱棣了。

當天前來投奔朱棣的人不獨顧成一個,另有吳達、王忠、馬雲、……等等十七人。他們之中大部分是勳貴,有些是看到中樞朝廷有戰敗失位的可能,反正就是來投奔朱棣了。

一天就來了十七人,還都是能叫得上名字的人,朱棣那個叫高興啊!

燕軍繼續開拔,朱棣卻是刻意暫緩一天,當夜舉辦了宴會招待前來投奔的那些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