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遼東風雲5(2 / 3)

徐梁自然不會派魏鷹單騎入朝,否則就是流放而非安置了。隨魏鷹一起入朝的還有禮部、鴻臚寺、交通總署,兵部職方司的諸多隨從,就算魏鷹一時半會無法掌握朝鮮的軍隊。也要盡量收羅朝鮮人文地理等情報。

尤其是禮部隨員任務最重,因為他們非但要幫助朝鮮仿照中國推行三級教育製度,還要在朝鮮設點,頒發標準文化考試,隻不過在朝鮮的考試中還要加一門口語。隻要取得了甲等文憑,且口語合格。一樣有機會成為大明官吏,進入吏部銓選。

異邦人在唐朝參加科舉,出任官員的情形屢見不鮮。國朝洪武年間,也有一名朝鮮人考中了進士,被吏部委任為浙江某縣知縣,後來實在是因為言語不通,無法施政。方才辭官回國。正是吸取了他的教訓,徐梁才會特別增加口語麵試。

現在朝鮮使用的官方文字就是漢字,標準文化考試對於兩班、中人子弟並非十分高的門檻。

這回趁著東虜收縮實力,在朝鮮的駐軍調回遼中,正好派員進行接收。就算朝鮮戰力不堪,但其他人力資源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現在大明缺的就是人。

在牛痘尚未找到之前,新生兒死於花的比例也實在過高,嚴重影響了大明的恢複能力。

幾樁事體一一捋順之後,徐梁步出書房,站在院中的樟樹下活動關節肌肉。作為一個成功的養生達人,當然有不少“養生大師”向徐梁推銷過自己。前世從吃綠豆到泥鰍,也掀起過一陣陣養生旋風。

或許是因為失而複得的緣故。重生之後徐梁對於自己的身體格外注意,在局勢緩解之後就可以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關於養生,他特地谘詢了道家高人,高人隻給了他四個字,卻比正一張真饒金丹更讓徐梁信服。

要想養生,無非“怡神”和“有節”四個字而已。

心理上保持愉悅,物質上有所節製。

如此足以養生。

作為工作之餘的調劑,全真更注重呼吸吐納和活動導引,而不是燒製各種重金屬或是化學物品。這也符合徐梁的觀念,所以雖然同樣擔負著“慕道”的名聲,徐梁的確比世廟以來的幾位皇帝讓人放心得多。

“陛下,總參的人來了,是否現在召見?”柳如是走到徐梁身側,打斷了徐梁的八段錦。

徐梁做完了最後兩個動作,方才道:“看他們需要作戰室否,若是不用,就在外麵走走吧。”

總參謀部派來的參謀組由一位名叫陳栩的上尉帶隊。這個曾經的生員,後來棄筆投戎,如今已經有了一些精幹軍饒氣質。他作為這支五人組的領隊,先上前向陛下陛下報到,然後直入主題,彙報了遼東作戰方案。

“現在我第一軍團,第二軍團都已經對海州衛呈現出圍攻態勢,隻是總參認為現在對東虜發動大規模作戰,並不符合陛下對遼東的規劃。”陳栩道。

徐梁對遼東認識絕非一塊可有可無的領地,而是他概念中的華夏故土。為了保住華夏故土不為異族侵占,必須有大量的人力駐守——非但要有足夠的武力進行控製,還要使其成為自我循環的社會群落。

所以徐梁將遼東數百萬畝的土地分給將士,正是為日後的國內移民打下基礎。同時也作為模範標本,創立規矩。因為西北也是地曠人稀,麵臨異族侵占的危險,而自然環境比之遼東更為惡劣。

“我朝在遼東人口居於劣勢,如果隻靠武力征服,很可能無法長久占據。”陳栩道:“所以總參謀部認為可以適當進行交易,先用糧食換取被東虜奴役的漢人,在囤積到了足夠的人口之後,逐漸向北擴大光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