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白龍魚服4
孫浩淼的心情很糟糕,他總是感覺自己工作非常不如意。
他是滄縣的工商局的局長,新的朝廷編製。
他手下也沒有人,腦袋上也沒有精致的烏紗帽,實打實的不入流的小吏,但好歹也是一局一司的最高長官。
此次徐梁南下金陵,從各地抽調在北伐之時表現優秀的精銳幹吏前往金陵聽用。
世人都知道,大明有兩個國度,北地燕京和南地金陵,雖然金陵名義上是陪都,但是大明三百年基業,江南各地以金陵為首,隱隱約約有脫離大明控製的跡象。
哪怕是徐梁在金陵平滅過金陵叛亂也不管用,徐梁走後,該有的亂象依然存在。
之前作威作福的人,依然作威作福。
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鞭長莫及。
不過徐梁自然也有他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刷新吏治,以新換舊。
隻要將核心位置,換上屬於自己的新鮮血液,就可以逐漸掌控這個完整的帝國。
孫浩淼在北伐之中,雖然隻是個地方官,但是在官員考核之中,多次被評為優秀,所以他毋庸置疑的被選上了。
隻是孫浩淼一直沒坐過船,所以哪怕行船還算是平穩,這位也有點魂不附體,感覺隨時要掛掉的感覺。
“孫兄還在吐呢?”船上認識的一個朋友拍了拍孫浩淼的後背。
孫浩淼原本已經吐得差不多的胃酸水登時又湧了上來,哇哇吐了兩口,整個人頭暈目眩。他搖了搖頭,喘息道:“得虧是到了,否則非死在船上不可。”
那人卻像沒事人一般,嗬嗬一笑,道:“孫兄前麵還要做一程江船,從這兒到南京少說也要三五天。”
“王兄這是……”
“我到了。”那位王兄麵帶微笑道:“我剛上碼頭看了職官調遣牌文,我被調去鬆江府上海縣市舶司照磨所任職。不巧正是兄弟老家。”
“那難怪了……”孫浩淼知道陛下一改規矩,最喜歡用當地人為官。
用官場的說法叫,這叫布政使司公務人員。
他們與全國統考的公務人員,以及科舉取士選出的公務人員還是有許多區別的。
他們被選拔出來之後,因為熟悉當地的情況,可以更好的服務百姓。
當然反對者也甚眾。
雖然異地為官是不在明文的潛規則,但曆朝曆代都很少出現違背這種規則的情況。這裏麵防的就是地方官為本地豪強,形成藩鎮。
顯然陛下並不擔心這點。
“孫兄日後有暇,大可來鬆江府一會。”王兄拱了拱手,正要告辭。
孫浩淼連忙拉住他的手臂,道:“王兄,江浙一體,敢問貴境執政,先要注意什麼?”
王兄拍了拍孫浩淼的手臂。笑道:“先學吳語吧。”
孫浩淼一聽,就感覺有一種想要自戕的欲望。
這日子沒法過了。
大明正統官話是鳳陽官話,皇帝皇子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但上朝時的官方語言仍舊是鳳陽話。
雖然這種情況在陛下登基之後有所緩解。在鳳陽話之外,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也成了南北兩地的通行官話。
南京官話可以參照後世的南京話,對北方人而言就有些困難了。而民間並不用官話,所說的是本地話,就算是四百年後的南京人來聽都有些困難。
明朝後期吏治窘困。除了各地吏員形成了世職,對抗流官,更主要的還是流官異地任職,聽不懂當地方言。吏員掌握了語言上的溝通權,自然能夠做出許多情弊。像江南等地還算好的,終究有個漸變過程。那些被委任去福建、廣東任職的官員最慘,若是得罪了當地吏員。連飯都吃不飽。
孫浩淼在船上已經學了數日的吳語,本以為自己在街麵上與人打個招呼不成問題。臨近下船碰到另一個吳人,說的卻是姑蘇方言,之前那點自信瞬間就被擊得粉碎。他這才知道。王兄為了教他,已然是將語速放慢了數倍。
——秦始皇時候就書同文語同音,同了兩千年也沒同了呀!
孫浩淼心裏就像是打了個結。
“孫浩淼!孫浩淼!”碼頭上官牌之下,有人大聲喊著孫浩淼的名字。
“叫你呢!”王兄推了推孫浩淼:“現在叫的都是就近委任,看來你不用去南京了。”
“萬幸,萬幸……”孫浩淼腳下踉蹌地跑了過去,大聲道:“在!在!我是孫浩淼。”
那唱名之人看了一眼孫浩淼,朗聲道:“孫浩淼授蘇州府昆山縣主薄。”
周圍眾人紛紛投以羨慕的目光。
孫浩淼卻愣在了原地。
王兄上前拱手道:“恭喜恭喜,低銜高配,前途無量啊。”
孫浩淼還對蘇州話心存畏懼,低聲問道:“蘇州府離此地還有多遠啊?”
王兄大笑道:“此地就是蘇州府轄境。”
此時眾人站在崇明縣地界,隸屬於蘇州府。吳淞江對麵就是上海縣,屬於鬆江府。
雖然崇明就在蘇州,孫浩淼卻要比王兄多走一天的路才能到任。總算這一天行程都是陸路,有公家馬車可以乘坐,倒是輕鬆了許多了。車上一同到蘇州府的隻有三個人,另外兩個卻是新近畢業的年輕小夥子了,嘴上連胡子都沒有,隻是一圈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