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倒馬關丟失,蒙古人來襲(2 / 3)

胡鶴因為軍功提幹,在軍校培訓了許久,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靠勇力的年輕人了,他迅速在腦海中回憶當日在軍事會議上的地圖和沙盤,沉聲說道:“蒙古韃子多騎兵,去阜平那種山地討不到好。”

到了唐縣,即便沒有攻下縣城,也能截斷唐縣到慶都的通道。唐縣是傷員安置點,縣裏一直在收容前線運來的傷員。而且工兵營日後也要以唐縣為基地,修築保定府的各條道路,現在已經運了不少磚石工具來。

“這事我們探馬營得先通報團部,或是當地駐防主官,你兩頭都不沾。但又是城裏軍銜最高的……”探馬解釋道。

胡鶴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斷他的解釋,挺直腰杆:“團部那邊有人去了麼?”

“有。”

“那就沒事了!”胡鶴沉聲道:“兄弟受累幫我傳個消息:本官發現有蒙古大軍迫近唐縣,據戰場紀律,統籌抵抗事宜。所有尚能戰鬥官兵。即刻返回駐地,等候軍令。”

那探馬略一猶豫,道:“這得軍令部的人才能傳吧……”

“這不是軍令,隻是消息。”胡鶴推了他一把:“我這就去找軍令。”

胡鶴手頭隻有一道軍令:駐留唐縣整編訓練本部曲,盡快形成戰鬥力。

因為這道命令實在基礎,排這一單位又太小。盡管他是加強排也不可以。

所以連“臨機決斷”的授權都沒有。

嚴格來說,除非遭遇蒙古大軍,否則胡鶴根本沒有權利組織大軍出戰。

“你們都在想,剛才那消息是真是假?”

胡鶴在縣城外的臨時校場聚集了全排兩百人。那裏有個高台,是高燕檢閱新一團時用過的將台。

下麵的士兵平視前方,不動不搖。

“我可以告訴你們。”胡鶴朗聲道,“是假的!”

為他傳話的探馬驚訝地抬頭望了胡鶴一眼,卻沒說話。

“大明官兵,時刻都當準備著戰鬥!雖然這消息是假的,但如果有人因此懈怠,就是辜負了朝廷和殿下的厚望!就對不起你們吃下去的軍糧!”胡鶴大聲道:“從宣布集合到集合完畢,全局一共二百十六人。一共花了四十六分鍾!如果真有蒙古大軍來了,還能指望你們麼!”

眾兵士心中慚愧,校場上一片靜謐。

幾個參謀心中暗道:現在是休整時期,兵士四散,哪有那麼容易聚攏的?你這是想新官上任三把火?

“所有人聽好!現在有一支蒙古騎兵從倒馬關過來了,立刻進入戰鬥準備!有敢怠慢者,以不服訓練治罪!”胡鶴大聲喊道,精銳的目光設想那幾個參謀:“全軍。開始行動。”

胡鶴沒有軍事指揮權,但是有作訓權。如果真的發生戰情,他可以以軍銜取得戰場指揮權。但在這個消息沒有得到證實之前,他卻沒有調動部隊的權力。將一切偽裝成軍事演練之後,就合乎軍法了。

所以軍法官麵無表情,對於胡鶴的折騰沒有任何表示。他會將這些記錄在案,但顯然是符合軍法規章的。

作戰參謀上前道:“排長。是否要知會縣衙,進行協助?”

“可以。”胡鶴道:“就說有真的大軍即將攻城,讓縣令也緊張一下。”

“這……不會有假傳軍情之誤麼?”參謀猶疑道。

“出了事我擔著。”胡鶴道:“這種事,多預防總是好的。”

“胡排長,我部隻是在此駐留,並非駐防,恐怕有些不合適吧。”排訓導上前道:“涉及民生,若是引起恐慌就不好了。”

“假消息引發的恐慌,總比真消息引發的恐慌好。”胡鶴正色道:“多恐慌幾次,就可以處變不驚了。周訓導,縣衙那邊就交給你了。”胡鶴望向作戰參謀:“張參謀,防禦方案正好拿出來用用,唐縣地圖準備好了麼?”

“我軍隻是駐留,不是駐防,哪兒來的地圖……”張參謀辯解道。

“速度立刻馬上尋找熟悉地形的當地人為向導,著手準備地圖。”胡鶴快步走下將台,斬釘截鐵道:“我要三千騎兵能夠通行的可能路徑,能夠過夜飲馬的駐屯點,以及三個以上適合以少戰多的伏擊點!參謀隊如果做不到,我肯定會向上麵反應的。”

張參謀吞了口口水,不敢遲疑,立正行禮執行命令。

唐縣地處保定西南,在太行山東麓,緊鄰大茂山,也就是此時的北嶽恒山。此地素來有“七分山,一分水,兩分地”的說法,全縣多是山地,並不適合騎兵作戰。因為特產花崗岩和大理石,所以更為工部看中。

“地利人和在我,蒙古韃子要想攻占唐縣顯然不可能。”胡鶴站在臨時製作的地圖前,竹鞭點著圈出來的騎兵駐屯點和伏擊點:“這些地方立刻派出探馬打探,尤其是駐屯點,如果有必要可以直接破壞水源。”

眾參謀聽了麵麵相覷,暗道:你還當真的來?

胡鶴掃視一周,道:“你們可有何建議?”

在參謀隊中,雖然參謀軍銜一樣,但作戰參謀的地位更高些。張參謀道:“韃子夜戰不如我軍,如果能夠探知其駐屯地,大可以輕兵精銳加以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