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兵貴神速(1 / 2)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兵貴神速

輔助第一師的民兵團隊,竟然在誰也沒有想到的情況下,第一個登上了阜平縣城牆,打出了夏季攻勢的第一場大捷,阜平大捷。

旋即整頓人馬,隨著主力繼續為大軍前鋒,東進攻打唐縣。

高燕對此格外的興奮,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陛下,因為這一切都是這些年來,陛下默默的努力。

正是因為陛下的勤政愛民,讓更多的百姓覺醒,派出家裏的年輕子弟,加入軍中或者民兵隊伍,讓敵人陷入了戰爭的汪洋大海。

閆東山作為戰場上的老兵,之前因為違反紀律,到現在隻是上校軍銜,但是卻不妨礙他被調到第一師做前鋒部隊。

在這個老響馬的帶領下,前鋒部隊一路勢如破竹,此時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見到高燕說道:“別小看這些民兵部隊,他們受過滿清的苦,心裏仇恨滿清,所以打仗帶著股狠勁兒,咱們的正規部隊這些年有些太按照操典打仗了,忘記打仗有的時候靠的就是一股狠勁兒,這方麵我們要反思。”

“不錯,不錯,不愧是陛下看中的老將啊!”高燕興奮的搓著手,走在城牆上視察防務,又道:“你也看出來了問題來了。

其實咱們關鍵問題不是士兵缺乏勇氣,非要按照步兵操典來。

實在是缺少優秀的將領。

隻要多打幾場勝仗,多栽培出幾個好苗子,擴軍還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到時候,咱們第一師的戰鬥力還得繼續往上提升!”

閆東山也是心中激蕩,這不是指日之間,自己就能當師長了?按照以前的老兵製,一個師的兵力足以堪比一鎮總兵了!

“不過第二團的進度有些慢了。”高燕話頭一轉:“照計劃,唐縣應該是第二團的戰役任務。”

閆東山倒是不在乎,道:“這事沒法說,隻能先到先得。之前槁城之戰計劃得何等周密,連座鍾都配發下去了,結果各種問題拚出……所以嘛,該怎麼打怎麼打,咱們誰都不怵。”

高燕與閆東山都算是軍中老人了,聞言隻是抿嘴笑了笑,道:“我身為師長。不能有所偏心,但是一團是最早跟著陛下殺出來的人馬,其中有不少配軍營、遊擊軍的精銳,你在營官任上若是不能錦上添花,恐怕日後升了將軍也要被人笑話。”

雖然這話裏麵頗有語病,因為第一師三個團都是當年的徐梁親自帶過的隊伍。

而真正讓高燕記憶猶新的,其實是第一團乃是她當時所處的火器部隊的底子。所以不自覺的就會多一份親近感。

閆東山卻沒有覺察到任何問題,信心十足道:“我還想著此戰中多掙些功勞,最好能得個封號。

現在雖然都是第一團,但是不少弟兄們依然佩戴著遊擊軍和配軍營時期的軍章,這點就很不好。

“這也是得看機緣。”高燕道:“多少老兄弟戰死沙場,多少老兄弟因為舊疾退出沙場,最後也沒掙到,實在是讓人惋惜。”

“青山依舊在啊……”閆東山搖了搖頭,道:“聽說總參派了袁宗第去說服闖逆餘部歸順。嗬嗬,聽陛下說過,當初在居庸關連腦漿子都打出來了,沒想到現在轉而要成一家人了。”

“天下都是大明的,當然是一家人。”高燕雖然堅持著主流論調,聲線裏卻帶著一絲不屑:“這叫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不過闖逆餘部有沒有用也很難說,跟東虜軍打下來的戰果不容樂觀。”

“說到東虜,”閆東山突然道,“我軍隻守龍泉關,不守倒馬關……不會有意外吧?”

高燕沉吟片刻。道:“東虜在山西的多鐸部主力駐紮忻州、定襄一帶。未必不會擺出疑兵,走龍泉關打阜平抄我後路。所以我在阜平放了一個司,固守關隘。但他們要走倒馬關的話,就得先行北上三、四百裏路才有入山孔道。”

閆東山還是有些不放心,卻安慰自己道:“那邊兒總不至於連人家走了三四天都沒發現。”

“說起來,也有參謀提到過這個問題,不過可能性實在太低。”高燕道。

“那個當初在戰場上搗亂的孫子?”閆東山突然問道。

高燕捋了捋肩章上的纓絡,道:“除了他還有誰?看來他的不著調已經連你們都知道了。”

閆東山笑了笑,“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能重新做回參謀”

“我派他去跑後勤了,先踏踏實實幹幾年再說。”高燕道:“真不知道他哪裏來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怪念頭。你部速度休整,什麼時候能夠出發打慶都?早一天打下慶都,第二團也就能夠追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