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臨危受命,帶了兩個兒子貝子博和托和貝勒博洛,又選了費英東六子索海、七子圖賴,以及額亦都的末子遏必隆。隨軍出征。
阿巴泰現年五十五歲,帶的都是子侄輩,可謂老中青齊全。日後聲明顯赫的鼇拜,此時也在南路軍序列之中,為巴牙喇纛章京。
程、寧完我等人的活動之下,索尼進言福臨,以洪承疇為“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與阿巴泰一同南下。又因為洪承疇的旗籍在鑲黃旗漢軍。清廷便以漢軍兩黃旗為麾下,又用昌平等地降兵編練總督標營。共有五萬之眾。
此一來,南路軍擁兵十萬,其中五萬真夷,五萬漢軍和綠營,也是浩浩蕩蕩,氣勢雄壯。
此之大的消息瞞不過別人。清廷也沒想過要瞞別人。他們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滿洲兵盛,好叫敵人聞風喪膽不戰而降。
方晴的東廠番子第一時間知道了消息,很快便把情報送到了濟南府。
因此在清軍還沒完成集結的時候,徐梁已經清楚了解到了每個滿洲將領的祖宗三代,彼此之間的複雜關係,同時也清楚地發現:西、南兩路大軍,竟然沒有一個兩白旗將領。
從滿洲真夷的人數計算,應該還有三萬左右駐守京師。正好差不多是兩白旗的兵員數目。
清廷內部鬧得這麼僵,的確是讓徐梁喜出望外的大好事。若是他們同心協力,恐怕自己的冬季攻勢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十二月初三日,滿清大軍盡數出動,整個京畿為之一空。非但民間存糧被征用為軍糧,就連農民都被大量征入軍中成為役夫、奴隸、擋炮的人肉盾牌。
李自成也非昔日吳下阿蒙,當滿清開始調動的時候,他也早早的得知了消息,並開始進行積極準備。
為了抵禦滿清的進攻,李自成不得不放回了朱慈烺的兄弟,並完成了之前的交易。
無數從河套養出來的良馬,被拿出交換棉衣,鎧甲,糧食,武器甚至火炮。
在這件事情上,徐梁真的非常有人性,因為李自成一下子有了十幾萬套棉衣,日子過得比滿清都舒服。
而武器甚至連明軍淘汰下來的火銃和火炮都有一些,足夠李自成編一個火器部隊。
因為徐梁的牽製,使得清軍沒有能夠一舉吞並山西。不能以最佳狀態攻打陝西。也使得李自成不用落荒逃跑,甚至有足夠的餘力去建設他的大本營。
如今的李自成治下,已經開始逐步恢複穩定,隻是以李自成的見識,如何也不可能靠自己度過小冰河期。
甚至李自成隱約的覺得,雖然自己手下還有不少軍隊,但是自己的治下竟然有一種慢慢成為明朝附庸的趨勢。
尤其是這一次的貿易,更是讓李自成心裏難受。
但是難受歸難受,畢竟少了徐梁的支持,自己很難過滿清這一關。
當然,李自成已經非是昔日的李自成,心裏有什麼事情也不會寫在臉上,在他的前麵放著一本小冊子,表情淡然。
封皮上的李自成親啟。
落款寫著梁山。
鬼才信什麼梁山是無名英雄,李自成心裏很清楚 ,這就是徐梁親自寫的。
而梁山這個筆名,讓李自成不由的又想起了前些日子連自己這邊兒都興起的多爾袞的花邊新聞。
一邊兒感歎徐梁的文筆不錯,一邊兒感歎大明的影響力之強。
其實李自成非常恨崇禎,要不是這個廢物,自己何必造反?
如今當初是徐梁當皇帝,大家都有口飯吃,都能過上好日子自己為什麼要造反?
盡管心裏想的東西很多,但是李自成的表情一直很平靜。
劉宗敏奉命拿起冊子,看了半天,說道:“陛下,這書中所描述的軍陣,有點兒像是宋朝兵陣的加強版,可以完美的發揮這一批火器的威力,又能防止騎兵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