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終究不能走的太快(2 / 2)

柳如是很想照貓畫虎,給病榻上的陛下送去一些好消息,但是她不知道陛下對於紡紗這等女人活計是否感興趣;也不知道玻璃到底有什麼大用處;更不知道每天生產一百八十支燧發槍是否算快,一時間難以決定。

終於,她看到一份技工學院送來的人事通報:王徵聘用了原工部尚書熊明遇為教授。

——陛下最喜歡的就是人才,上回去技工學院見到那些教授之後。高興了好些天。若是知道多了一位教授,肯定會很高興。

柳如是將這份通報抽出來放在一旁,繼續尋找對陛下而言是好消息的彙報。

——咦!秦良玉率軍勤王,已經走到徐州了!

柳如是仔細閱讀通報,心裏暗喜,看來秦將軍的新軍也終於練成了嗎?這肯定算是個好消息了。秦將軍在大明也算是名將了,在軍校擔任了一段時間教授,就離職去訓練新軍去了,徐梁對這位將軍也頗為尊重,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沒想到這位將軍能力確實非常強悍。

將這份通報同樣另放之後,柳如是還待細細再查,突然聽到咳嗦聲,連忙起身,整了整儀容,推門進去。

“陛下。”柳如是輕聲喚道。

徐梁揮手讓站在角落裏服侍的內侍下去,又指了指繡墩讓柳如是坐對,道:“你若是工作不是很忙,就幫我讀讀報紙。”

“服侍陛下本就是奴婢的工作。”柳如是欠了欠身,又道:“陛下,近來報紙上悶得很,奴婢給您讀讀各地送來的文報、啟本吧。”

最近《皇明通報》上殺氣凜冽,充滿了火藥味,不問可知是因為朝堂上的爭議太大,李邦華開始動用輿論武器鎮壓邪說。這種內容讀給病中的陛下聽,實在有些不合適。

徐梁並不知道柳如是的心思,隻以為《皇明通報》上都是文言文,她怕斷錯句讀,便點頭同意讀文報啟本。

柳如是正好將之前篩選出來的兩則消息告訴徐梁,一則是熊明遇入技工學院為教授,一則是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的秦良玉率新軍兩萬,北上勤王,已經到了徐州。

徐梁對熊明遇印象不深,但是能被王徵看中並聘為教授,絕不會是泛泛之輩。

“秦良玉來勤王倒是符合她的性子,讓她當教授太委屈他了。”徐梁歎道:“但她既然來了,也說明按照約定,她拿不下四川,隻能將四川之事待到日後了。也是,張獻忠手底下的幾個兒子,也可都是能人,不是那麼簡單的。”

柳如是沒想那麼深遠,聽了恨不得打自己的嘴,誰能想到,陛下與秦良玉將軍早就有過密約。這隻是表麵上看起來是一件好事,實際上卻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陛下本來身體和心情就都不好,自己這麼一犯錯,會不會惹得陛下心情更加糟糕。

卻見陛下似乎並不是如何在意,擺擺手,示意她繼續。

柳如是趕緊將紡紗機、大玻璃和燧發火銃的事說了,徐梁這才又心情舒暢起來。

比起與軍隊的戰事相比,徐梁更加在意科技的進步。隻有科技的進步,自己才可以無限拉大與那些落後勢力的差距。

最後勝利也就越是簡單。

紡紗機、玻璃、火銃,這些東西在外人看來或許沒有什麼用,但是徐梁如何能夠不知道他們的用處?

俗話說“衣食住行”。衣服甚至排在食物之前。而紡織業的瓶頸就在紡紗,隻要有足夠的紗,織布作坊就能將之織成布匹,這也是大明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

徐梁相信,有了紡紗機,自己甚至可以影響全世界。至於日不落帝國,對不起沒有你們什麼事情了。

徐梁一直遺憾山東沒有什麼可以作為外銷的拳頭商品,感覺對不起山東的百姓。

當初在自己最困哪的時候,山東的百姓可是無私無悔的幫助過自己的。如今自己做了皇帝,不能說拍拍屁股就算了,還沒日沒夜的讓山東百姓去打仗,去修路,這不是仁君所謂。

而且山東百姓素來能吃苦,講道義,知禮儀。

自己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

這回有了大量的棉紗、麻紗產出,就可以鼓勵山東婦女織布。無論是賣去南方還是出口日本、朝鮮,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再加上大塊的平板玻璃,完全可以作為奢侈品,獲取極高的利潤回報。

而且這回李自成肯答應用馬匹換資源,也給山東棉布和東宮騎兵多了一條出路。這筆交易也意味著一種新的關係,一種不同於你死我活的關係。臥榻之側固然不容他人鼾睡,但現在自己力不從心,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