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分兩百斤給軍醫院,製作成藥供應軍民。留十斤在宮中,給皇後和娘娘們使用。其他都發賣變現。充作軍費,任何人不得截留。違令者斬。”
遼參是大補元氣之物,許多吊命的中成藥裏都少不得它。然而此物在市場上每斤至少五十兩,不是大戶人家是用不起的。小神醫拿了這些遼參,連忙道謝。
“陛下。”朱慈烺問道,“是否要回賜一些……”
“什麼,回賜?”徐梁猛地站起身來,“我憑實力拿到的好處,憑什麼要回請?再說了,他們已經得到好處了。”
朱慈烺一愣,他不知道自己那一句話說錯了,讓陛下那麼的興奮。
若是李岩或者程賢在此,肯定會瞬間就明白過來。
朝鮮對於大明來說,實在是過於重要。簡單來說,他就是一塊天然的跳板,外界掌控他,可以直接威脅大明。大明掌控他,就相當於多了一處天然的軍事要塞。
這麼寶貴的地方,當然是掌握自己手裏才好。
盡管高麗一直以小中華自居,而且對待大明也非常的忠誠,連年進貢美女,連製度都是跟大明一模一樣的。
但是徐梁還是在心裏不想要這個小弟。這麼大的地盤,在小弟手裏可惜了。還是自己握在手裏痛快啊。
按照徐梁的性子,將來收拾了滿清,高麗和東瀛一個都不能少。
朝鮮國王如果配合點兒,還能給他富貴。如果不配合,他跟東瀛的某位大佬的下場絕對一樣。
如今徐梁病中,正是人正脆弱和仁慈的時候,高麗國王竟然頂著滿清巨大的壓力,依然聯絡自己的宗主國,這算是完美的表達了小弟的忠誠。
如果徐梁將來弄他們,傳出去就是不仁不義。
徐梁心裏恨的牙根兒癢癢,老子不要你這種忠誠的小弟好不好!
“還有什麼消息?不好的也一起說了吧。”徐梁精神好了許多,也不想自己康複之後全都是壞消息砸過來。
“倒是真有,”朱慈烺道,“我們這一次大勝,宣傳出去的非常快,滿清懼怕我們不假,但是有很多在滿清混不下去的流賊和土匪紛紛投降朝廷,總數近二十萬。咱們在山東壓力本來就大,他們這一來,財力有些捉襟見肘了。”
這消息被朱慈烺歸入“壞消息”之中,其實也是個好消息。哪個君主不喜歡聽到人民歸附?尤其是這種亂世,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何況二十萬人。
徐梁緩緩閉上了眼睛。
如果隻是土賊流寇倒還好,因為組織鬆散,隻要打亂了不難安置。但是能從滿清的控製區域殺出來,怎麼可能是一般的角色。
不過既然他此時歸降,看來威脅度也不是很高。而且如果自己連這點兒氣度都沒有,人家來歸降,自己卻置之不理,將來全天下的百姓如何看自己?
那些敵占區的百姓,又如何願意歸心自己?
就算是路難走,咬牙也得堅持。徐梁心裏想的非常明白。
“陛下放心,山東官員已經親自見過了這些歸降之人,一應武器也已經全都收繳了。如今正在做分營分地的工作,想來最多一個月就能全部安置。”朱慈烺連忙補了一句:“軍中也已經將匠人和精壯都挑選出來了。”
“這方麵咱們吃的虧已經夠多了,他們再小心都不過分。”徐梁說道。
當年車廂峽之戰本來是徹底平息寇患的天賜之機,可惜因為崇禎的一念之仁,陳奇瑜調度不當,接受了流寇投降。流寇從車廂峽這條死路裏走出來,非但得了補給,也沒有被收繳武器,甚至沒有打亂編製就地安置,而是由朝廷派安撫官監督返回原籍。
所謂的派安撫官監督,乃是按照一比一百分配,流寇人數是官兵的一百倍!這種情形與縱虎歸山有什麼不同!
李自成、張獻忠當時都在其中,哪怕陳奇瑜隻誅首酋,也沒後來十餘年的動蕩了。
崇禎帝缺乏戰略和用人的眼光,卻是實實在在愛民如子,所以隻要不打仗,由他整頓吏治,賑濟災民,真要熬到春暖花開大地複蘇也未必不可能。
徐梁在內侍的幫助下往上靠了靠,喝了口蜜水,蕩去嘴裏的苦澀,喉嚨也舒服了許多。他道:“朱慈烺,計糧以口,分配到戶,這隻是節源。要想度過難關,還是得開流。糧票推行得如何了?”